盤點郵票中的礦業題材 |
“舉國歡慶“,圖案中在滿懷豪情的歡樂人群中有一位肩扛風鎬,頭戴安全帽的礦工;1974年9月30日發行的《大慶紅旗》特種郵票第三枚“艱苦創業”,圖案為冒著風雪嚴寒鉆井作業的兩位大慶鉆井工人;1973年3月8日發行的《中國婦女》編號郵票第一枚“礦山新兵”,圖案為一位頭戴安全帽,穿著工作服整裝待發準備下井的女礦工;特別指出的是在上世紀60年代初期大慶油田白手起家的時候,當時的全國勞動模范王進喜率領1205鉆井隊由玉門趕赴大慶。在重重困難面前,王進喜帶領全隊以頑強意志和沖天干勁,苦干5天5夜,打出了大慶第一口噴油井。他時時刻刻踐行自己“寧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諾言。一次油井突然出現井噴,在沒有壓井用的重晶粉的情況下,王進喜當即決定用水泥代替。成袋的水泥倒入泥漿池卻攪拌不開,王進喜就甩掉拐杖,奮不顧身跳進齊腰深的泥漿池,用身體攪拌,終于制服井噴。王進喜的“鐵人”精神,成為我國工人階級的光輝榜樣。他的形象3次繪入我國郵票:1972年12月25日發行的一枚《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鐵人王進喜》郵票,圖案為王進喜在采油操縱臺上工作的半身像;1974年9月30日發行的《大慶紅旗》特種郵票第一枚“鐵人——王進喜”,圖案為肩扛勞動工具的王進喜半身像;1977年1月8日發行的《中國人民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杰出的共產主義戰士周恩來同志逝世一周年》紀念郵票第三枚“敬愛的周總理和大慶人在一起”,圖案為周總理與鐵人王進喜握手的歷史照片。這是表現我國礦業工人風采的郵票。 另外,1982年8月25日我國還發行一套《礦物》特種郵票,4枚郵票圖案分別是“雌黃”、“輝銻礦”、“辰砂”和“黑鎢礦”。這是我國發行的唯一一套礦物郵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