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郵票中的礦業題材 |
礦業是經濟建設的重要基礎工業,在我國發行的郵票中,經常出現有關礦業建設的郵票畫面。 1954年5月1日發行的《經濟建設》特種郵票第八枚“勘察地下寶藏”。建國以來,我國開展了大規模礦產地質勘查工作,并取得巨大成就。這枚郵票圖案為幾名礦產勘測工程技術人員在山谷中勘測礦產資源時的情景;1977年3月15日發行的《工農兵生產建設圖案》普通郵票第十三枚“石油”和1978年1月31日發行的《發展中的石油工業》特種郵票第六枚“海上鉆探”。兩枚郵票圖案都是旭日照耀下海面上的鉆探海底油礦的工作臺。這是我國發行的表現勘探礦產資源的郵票。 1954年10月1日發行的《經濟建設》特種郵票的第一枚“阜新露天煤礦”和1978年10月25日發行的《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二十周年》紀念郵票第二枚“煤都新貌”,兩枚郵票圖案為阜新煤礦和寧夏石嘴山煤礦大型機械露天采煤的畫面;1955年10月1日發行的《努力完成第一個五年計劃》特種郵票第三枚“煤礦”,圖案為井下巷道中一名煤礦工人操作聯合采煤機采煤時的情景;1989年8月10日發行的《社會主義建設成就(第二組)》特種郵票第二枚“山西古交西曲煤礦”,圖案為西曲煤礦區建筑遠眺。上述介紹的是我國煤礦開采、運輸以及礦區景觀的郵票。 1952年10月1日發行的《偉大的祖國(第二組)建設》特種郵票第三枚“石油工業”,圖案為玉門煉油廠及高高聳立鉆井架的玉門油田礦區景色;1974年9月30日發行的《大慶紅旗》特種郵票第五枚“新型礦區”,圖案為大慶油田礦區新面貌;1976年2月20日發行的《勝利完成第四個五年計劃》紀念郵票第九枚“石油”,圖案為聳立著鉆井架的大慶油田礦區景色;這是我國發行的表現建設中的油田礦區面貌和開采原油的郵票。 1978年12月19日發行的《開發礦業》特種郵票,全套4枚,圖案分別是“群眾報礦”、“掘金尖兵”、“露天采礦”和“井下運輸”。除第一枚為發動群眾群策群力提供礦源線索外,其他3枚表現的是人工掘進采礦和大型機械露天采礦以及井下電車運輸礦物的采礦畫面。全套郵票顯示了我國礦業生產技術的發展與完善。這是我國發行的報礦、掘進、生產到運輸全過程的一套礦業專題郵票。 1953年3月25日發行的《不同圖案》普通郵票第五枚“煤礦工人”,圖案為緊握電鉆合力掘煤的兩位頭戴安全帽煤礦工人;1955年7月16日發行的《工農兵圖案》普通郵票第一枚“礦工”,圖案為一位手握風鎬掘煤,頭戴安全帽的煤礦工人;1959年10月1日發行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十周年(第四組)》第二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