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走近世博會 |
發布日期:08-11-04 11:21:36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隸屬于汪精衛派系。當時,陳公博以實業部長兼任赴芝加哥世博會代表團總代表后,即打算在美國華僑中發展自己的勢力。蔣介石、宋子文聞訊后,立即找借口取消經費,停止參展,給汪精衛一派以打擊。
這時,離世博會開幕僅有兩個多月的時間,各省運來的展品已集中在上海裝箱待運,其勢難以作罷。在這緊急關頭,有關人士于3月2日在上海總商會召開緊急會議,決定由出品人自行組織協會參加,不以國家名義參賽;請全國總商會出面協調,組織一個中國參賽代表團赴美。3月5日,中國參加芝加哥世博會出品人協會正式成立,全國總商會會長王曉籟出任會長,上海銀行公會秘書長林康侯為副會長,蔡元培、葉恭綽等15人為理事。另推舉曾任駐紐約總領事的張祥麟為總代表,率團赴美。就這樣,中國的民營資本運用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化解了一次危機,中國館如期在芝加哥世博會開館。 芝加哥世博會上的中國館由中國人自行設計,采用北京四合院的建筑樣式。大門內庭院寬廣,便于觀眾游覽。進入大門,左、右兩院是各省展室。旁邊另造有一座戲院,作為雜技團的演出場所;后院則由芝加哥的僑商開了一家中國餐館,為游客全天供應茶及膳食。博覽會期間,湖南省的湘繡和礦產,江西省的瓷器,福建省的漆器和茶葉,廣東省的陶瓷和象牙雕刻,以及浙江省的杭扇和絲綢等都大受歡迎,有的產品還接到了大批量的訂單。博覽會結束后,張祥麟以中國代表團總代表的名義,將大幅湘繡羅斯福總統像贈送給羅斯福,總統夫婦表示感謝,還回贈以自己的簽名大照片。
從諾克斯維爾到愛知:新中國參加世博會的輝煌歷程
1939年美國紐約世博會以后,由于種種原因,中國和世博會漸行漸遠,有過一段分離的時期。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特別是1978年以后,中國實行對外開放政策,逐漸融入世界大家庭。從1982年新中國首次參加美國諾克斯維爾世博會,一直到2005年日本愛知世博會,中國共參加了11次世博會,幾乎涵蓋了這一時期內舉行的所有注冊類博覽會。 1982年在美國田納西州諾克斯維爾舉行的世博會,對中國來說是頗具深意的轉折點。經歷了多年風雨洗禮的中國在幾十年后重返世博會的舞臺,預示著這條東方巨龍的蘇醒。當時的美國人很少了解中國,他們對神秘的中國充滿了好奇,中國館前每天都排著長長的等待參觀的隊伍。最后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館每天接待觀眾近3萬人,竟然占世博會日參觀觀眾總數的近l/4。這也從一個方面表明 |
上一篇:魅力水晶宮——第一屆世博會的輝煌與驚喜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