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走近世博會 |
發(fā)布日期:08-11-04 11:21:36 作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組織勻稱;另有中國各式寶塔之模型100余座,高者一兩米,小者二三十厘米,大都按原形比例縮刻,幾乎搜遍了國內的所有塔式。文藝館中值得一提的展品有上海商務印書館、中華書局出版的珂羅版、全石版等印刷品。工藝館是中國展品最為集中的區(qū)域,這是由于中國是傳統(tǒng)的手工業(yè)大國,擁有許多各具特色的手工產(chǎn)品,同時表現(xiàn)出較強的地方性。
農(nóng)產(chǎn)品是當時中國的大宗出產(chǎn),農(nóng)業(yè)館也就成為中國主要的展區(qū)。其中,以茶葉為大宗,煙葉次之。食品館的陳列以上海泰豐公司、廈門淘化公司罐頭居多。較具現(xiàn)代色彩的交通館和礦業(yè)館陳列的中國展品較少,可見這些近代產(chǎn)業(yè)在中國還處于起步階段。 參展的最終結果,中國展品共獲得1211項獎,其中大獎章57枚,榮譽獎74枚,金牌獎258枚,銀牌獎337枚,銅牌獎258枚,獎詞獎227枚,在全部31個參展國中獨占鰲頭。這也是中國參加歷屆世博會中所獲成績最優(yōu)秀的一次。
美國芝加哥——中國民營資本的一次通力合作
1933年在芝加哥舉辦主題為“一個世紀的進步”的世博會,向各國政府廣發(fā)邀請。1932年春,南京國民政府接受美國政府的邀請,決定參加這次博覽會。行政院通過預算,撥給法幣40萬(約合10萬美金)作為參展費用,并成立了一個“中華民國參加芝加哥博覽會籌備委員會”,全面負責參展事務。 這年6月,籌備委員會正式啟動,很快,全國各省紛紛響應,并將征集的展品先后運往上海。 1933年初,籌備委員會為“出品赴賽鄭重起見”,決定在上海先開一次征品展覽會,既作初步評審,也借此在國民中間擴大影響。2月18日,展覽會在白利南路(今長寧路)國立中央研究院里的工程館開幕,蔡元培、王正廷、葉恭綽、柳亞子等各界名流500余人出席,實業(yè)部長陳公博、上海市長吳鐵城、美國駐華商務參贊安樂思等相繼致詞。這天前往參觀的市民就有2000余人,轟動一時。一周后,籌委會組織征品審查委員會審查展品,由蔡元培出任主席,下設科學、工業(yè)、農(nóng)業(yè)、藝術、戲劇、運動6個組。審查委員大部為各領域的專家,如科學組的秉志、胡剛復,藝術組的江小鶼、林風眠、劉海粟,戲劇組的宋春舫、齊如山、鄭覲文,農(nóng)業(yè)組的吳覺農(nóng),工業(yè)組的項康元等。 就在籌展活動進展到最緊張之際,行政院以國難日深、經(jīng)費困難為由,突然于2月28日下令停止參加芝加哥世博會;同日,實業(yè)部也急電籌委會辦理結束事宜。這件事的表面理由雖然冠冕堂皇,但背后卻蘊含著不為人知的秘密。原來,國民黨內部派系分明,矛盾重重,陳公博 |
上一篇:魅力水晶宮——第一屆世博會的輝煌與驚喜 |
下一篇: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