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銀章跌價兩至五成遭受質疑(廣州日報) |
金銀幣,而很多金銀幣暫時沒有跌價,并不代表其收藏價值就高。
對于奧運會這樣重大題材的金銀幣,陳先生認為,世界歷史上的奧運會均是如此,上市后的若干年里,都不會“回本”,但長期來看,還是具備升值潛力的,中國投資者需要客觀看待這個問題。 對于廣大藏家來說,追求較少的發行量,是收藏金銀幣的入門常識。為此,發行量在3000枚以下(主要是1996年以前發行的品種)的“老精稀”金銀幣,成為業內公認的有價值藏品。 有文化內涵的增值潛力大 不過,記者咨詢過眾多資深藏家,在如今發行量增多、品種增大的條件下,該優先挑選什么品種呢?大家認為:包含中國民族文化內涵、工藝精湛的金銀幣,更具有長線增值潛力。縱觀近5年中價格暴漲超過金價漲幅的品種,80%以上都是民族文化題材,可以是名勝古跡,可以是古代文化,也可以是寫意國畫,但都必須包括民族文化亮點。 比如中國傳統文化金銀紀念幣,一共5枚,當時的零售價格只要2萬元,而今價格已經突破了180萬元,就是因為其展現了中國古代輝煌的文化成就,不僅為國內藏家追捧,也被眾多的國際藏家所肯定。 最后,資深藏家、廣州京鑫貴金屬公司的朱志剛提醒大家:收藏金銀幣,建議不要從低到高,一開始就收藏那些重量小、發行量大的產品;而建議逆向思維,一開始就收藏發行量小、重量大的產品,如果資金有限,可以從大規格銀幣開始藏起。因為,隨著時間的推移,大規格金銀幣的升值速度遠遠超過小規格金銀幣,且不用承擔價格大幅下跌的風險,對于樹立新藏家的信心、盤活投資資金,都有重要意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