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銀紀念幣樣幣評審工作中鮮為人知的詳情及特點(下) |
發布日期:10-03-16 08:28:5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胡福慶 |
的造幣企業為中國金銀紀念幣事業的技續發展作出了極大的貢獻。至今為止,中國金銀紀念幣事業走過了30年的歷程,中國金銀紀念幣的各種規格品種已經接近2000個。這是一個在全世界都為之驚訝的數據。可以大膽地說:至今在全世界沒有一個國家每年發行的金銀紀念幣品種數量可以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相比。這些成就的取得都是和沈陽造幣有限公司、上海造幣有限公司、深圳國寶造幣有限公司的努力拼搏分不開的。在為中國自豪的同時,也要為中國的造幣企業驕傲。
現狀之二:中國的造幣企業近幾年為中國金銀紀念幣事業作出了巨大的犧牲和奉獻。中國金銀紀念幣樣幣競標的機制是有效的,但是同時又是極為“殘酷”的。樣幣的評審結果只產生一名冠軍,沒有亞軍和季軍。落選樣幣的造幣企業不能中標奪取生產權,他們的辛苦,流汗和名聲“倒掛”,是個比較強烈的刺激。且不說樣幣試鑄過程中扔進去的十幾或幾十萬制作成本,無緣中標的“桂冠”就會讓人抬不起頭來,可是他們還在兢兢業業地努力工作,為照亮金銀紀念幣的光明大道而甘當無名英雄。 現狀之三:在市場經濟的今天,法律給予了個人、企業以無限的施展機會,人們可以在法律的柜架之內,各盡所能,充分完成自己的抱負,也可以自由選擇工作對象,自主決定企業發展方向。造幣企業在金銀紀念幣樣幣的競標工作中,如果不能中標取得金銀紀念幣的生產權,應該說是“負債”的。就是全額撥付樣幣生產的費用,閑置的設備,待產的職工可是一筆不小的“債務”。更何況有些高端設備的折舊費用更是撥付不起。當然,按照市場經濟的法則,個別造幣企業完全有理由申明退出樣幣競標工作,應當說,這也是合情合理合法的。如果企業利潤為上倒是完全可以這么去做。但是中國造幣企業的職工考慮問題都從大處著眼,站在政治的高度,本著為中國金銀紀念幣事業奉獻一切,為中國人民銀行爭氣,他們雖虧猶榮。這都是金銀紀念幣事業的幕后無名英雄。 現狀之四:當某個造幣企業參與金銀紀念幣樣幣競標工作,而往往與評審中標的“好運”經常失之交臂的時候,他們也會感到傍惶,迷惆。巨大的精神壓力會使他們充滿良好愿望的努力變成不能自主把握的目標。長期的壓力循環造成無奈,這也是樣幣評審的“副產品”。如何化解和妥善處理這類問題,這是在抓緊金銀紀念幣樣幣評審工作的同時,我們應當加以審視的領域。應該有一個讓大家都心情明朗、既激勱又不過分負重的心理工作環境。這應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