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熊貓金幣設計師訪談錄》 |
問:1982年版熊貓金幣是試制幣,很多收藏者對于它為什么沒有面值,一直有很大的疑問?
陳:這也是別人問我最多的問題。幣當然應該有面值,沒有面值就變成章了,中國的金銀幣是代表國家的法定貨幣啊。
根據我的回憶,82版熊貓金幣最早的初稿上其實標了面值,因為我們做過建國三十周年紀念金幣和國際兒童年紀念金銀幣,也都有面值,熊貓幣當然也應該有面值。當時82版金幣的四個品種(編者注:1盎司、1/2盎司、1/4盎司、1/10盎司),面值都已經刻在了石膏模型上,最后定稿的時候還是拿下了。
面值怎么定,是一個最大的問題,建國30周年紀念金幣的面值定了400元,當時金價下跌,就出現收藏者把這套幣拿到銀行來兌現的問題。當時沒有經驗,也不知道面值的標準到底應該怎么定。當時南非福格林金幣已經出現了,它最大的特點就是無面值,因為它是法償貨幣,在其正反面均沒有紀錄面值,這樣做是為了強調每一枚金幣的價值是與它們所含純金的價值緊密相連的。既然南非福格林金幣不標面值也是法定貨幣,總行領導就拍板按照南非的辦法做。
但是82版熊貓金幣還是國家認可的法定貨幣,反而后面有收藏者認為沒有面值的熊貓金幣更有價值,這也是熊貓幣收藏里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因為后面的熊貓幣都有面值了,82版熊貓金幣反而“物以稀為貴”了。
問:設計83年版熊貓金幣時,有沒有特別讓您難忘的故事?
陳:有一個有意思的小故事可以告訴你們。如果你仔細觀察83年版熊貓金幣,你會發現上面有兩個小的星光圖案。最初圖稿上,幣面上方全是英文字母,后來設計圖稿畫完以后,審查環節覺得畫面太復雜,就放棄了英文字母,改用中文。但是我在做石膏模型的過程感覺畫面太空,就“偷”加了這兩個星光圖案。
當時審查環節也沒有現在也沒這么嚴格,樣品已經出來了,送到了造幣局,審查的時候突然發覺和設計圖稿有了差異,但是因為當時著急要把樣幣送到美國熊貓公司,給海外經銷商看樣,所以就只能先把樣品帶去。沒想到海外經銷商覺得這個效果特別好,這個星光類似國外的十字架,有祈福、平安,與上帝同在的意思,結果海外市場銷售真的特別好。我的初衷是閃光的星星,結果被海外理解成十字架,這可能也是東西方不同文化差異反映在熊貓金幣上的一個特殊現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