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熊貓金幣設計師訪談錄》 |
陳堅篇:熊貓金幣獲得國際大獎,為國家爭光
第一部分 熊貓金幣誕生記
如何完美而且精確地在金銀紀念幣上表現出熊貓黑白兩色的關系,探索的過程是很艱苦的。中國早期熊貓金幣的“凹刻法”,是國外的先進經驗和國內的傳統工藝共同促成的。
問:您是中國第一套熊貓金幣的設計者,當時是在什么情況下接到這個設計任務的?
陳:那是1981年的時候,上海造幣廠(上海造幣有限公司的前身)接到造幣局的通知,準備要做熊貓金幣。當時廠里覺得很突然,怎么設計和鑄造熊貓金幣也沒有任何準備因為時間比較倉促,我們一線設計人員在沒有去過國外考察、也沒有去實地采風的情況下即創造性地開始了工作。
問:收藏者很感興趣,熊貓金幣到底是在一種什么環境下誕生的?
陳:當時廠部組織了十位設計人員,大家開始埋頭畫,規定在一個時間段內每人交最滿意的一幅設計作品。然后送交廠部,初步議論后送到造幣局。熊貓的形象,人們是太熟悉了,反而使熊貓金幣的設計增加了難度。當時畫的時候也沒有任何要求,就完全按照設計師自己的風格,有的完全卡通化,有的像商品商標的風格,有的完全移植照片上的寫真形象,風格非常多樣。
我當時畫的設計稿,熊貓保持坐姿,頭略抬,手上拿著竹子,好象在跟觀眾問好,熊貓的視線跟觀眾的視線是迎合的,好象在跟人們親切地說,“你好”。怎么安排表現手法呢?太寫實沒有美感,變形太過又缺乏真實性。如何在寫實的基礎上表現得生動一點,寫實和卡通風格相結合是最佳的選擇?赡芤驗檫@幅設計稿是在真實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集中表現出熊貓在人們心目中既定的審美形象,最后造幣局通過反復推敲,最后選定了這幅“熊貓吃竹圖”作為82版熊貓金幣的基本圖案(附圖)。
問:在82版熊貓金幣的工藝處理時,當時最大的難點是什么?
陳:熊貓天賦的黑白兩色以及皮毛柔和的質感,是當時鑄幣工藝處理上的最大難點。如何用鑄幣工藝完美而且精確地在紀念幣上表現出熊貓黑白兩色的關系,當時設計人員進行了艱苦的探索過程。
一開始的設想是熊貓黑毛的部分完全粗化,白毛的部分完全細化,用粗細來區分黑與白,但是效果并不理想。我們就不斷的提出設想,然后再次推翻,然后再提出。偶然間,我們幾個設計人員在欣賞、研究國外的精制紀念幣,發現英國的幣,也就是所謂精制幣,底面是非常亮的鏡面,而浮雕部分是噴砂的,有一次突然發覺底面的鏡面在某一種光線下發黑了,突然間恍然大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