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局部走強的流通紀念幣 |
在10多年前的數次郵幣卡市場大行情中,流通紀念幣板塊表現優異。其與郵票行情關聯度高、與其他錢幣板塊關聯度小的特點,在歷次行情中表露無遺,這個曾經輝煌的板塊,10余年來基本處于沉默狀態。但從2010年開始,這個板塊行情又表現得耐人尋味,它會東山再起嗎? 先看近期流通紀念幣板塊的行情特點: 其一是賀歲題材流通紀念幣品種整體走強,其中龍頭品種賀歲羊紀念幣,從40元漲到55元處,其他大部分幣漲幅也不小。帶有生肖色彩的賀歲紀念幣,具有題材優勢,每年市場消耗也較大,所以賀歲紀念幣品種能夠上漲,是理所當然的。 其二是發行時間早、發行量相對較少的紀念幣品種,像建行、寧夏、建國35周年、新疆、老西藏等,都可以歸入此類。其中的龍頭品種建行幣的市場價格,則從1700元漲到目前的2000元,強勢特征明顯。類似建行幣之類的早期發行品種,市場貨源有限,每年制作禮品冊都會有一定消耗,所以這個板塊的品種,大部分都呈現長線慢牛的行情特點。 目前流通紀念幣板塊的行情,主要在上面兩個板塊中展開,其他品種目前表現則較一般。如果賀歲幣和早期發行的紀念幣,能維持目前走勢,并且其價格不斷走高,那其他流通紀念幣的上漲概率,就會大大增加,隨著整個流通紀念幣板塊賺錢效應不斷放大,會吸引越來越多資金流入,最終形成良性循環,如此,則廣大投資者期盼多年的流通紀念幣板塊行情就會產生。當然,流通紀念幣板塊這些年缺乏行情,與其發行方面的一些缺陷亦不無關系,如果發行部門能夠改革發行方式,讓利給廣大普通收藏投資者,則善莫大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