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鳴報曉,吉慶賀歲(江懷素) |
發布日期:10-03-03 08:30:06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江懷素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2月下旬3月上旬合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賀歲生肖系列流通幣之三: 雞在我們民族傳統中被視為吉祥物,所謂雞鳴報曉,鬼怪避之,雞吃毒蟲,翦除五毒。宋《風俗通》有云:‘除夕以雄雞著門上,以和陰陽’。《荊楚歲時記》亦云:‘貼畫雞或斫鑄五彩及土雞于戶上,懸葦素于其上,插桃符其旁,百鬼畏之’。這一習俗至今在我國山東、河北、山西一帶依然沿襲,每至除夕夜仍貼大公雞畫于門戶上,以求避邪除兇、驅惡趨吉。 古人稱雞有“五德”:雞頭有冠,是為文德;足有距能斗,是為武德;面敵敢拼,是為勇德;有食呼朋,是為仁德;守夜報曉,是為信德。尤其雞的報曉之功,《孟子•盡心上》云:‘雞鳴而起,孳孳為善者,舜之徒也’。可見雞在民俗文化中是辟邪驅惡的吉祥象征。 雞啼黎明,旭日東升。為迎接乙酉雞年,中國人民銀行于該年發行了賀歲生肖流通系列幣第三組即“2005年雞年賀歲紀念幣”。該幣面值1元,數量為1000萬枚,直徑25mm,厚度1.9mm,重量為6.75克,材質是黃銅合金。 該幣的正面與前兩組一致,正面上部鑄印“中國人民銀行”六字,用大阿拉伯數字表示面值“1元”,處于幣的中央。“1”數字大,“元”字小,設計在“1”字的右下角,“1”字的左下角鑄印壹元的漢語拼音“YI YUAN”,“1”字的下部為公元紀年年號“2005”。 該幣背面的主景圖案仍然緊扣“賀歲”和“生肖”兩大概念,為一頭扎雙小辮,身著中國傳統節日服飾的小女孩,右手持一螞蚱,左手提一只裝著兩只雛雞的藍子,右腳前下有一只大母雞。女童正在蹦蹦跳跳玩著“一家雞”游戲。幣的畫面左方掛著豎式三個圓形串燈,上書“滿堂福”三字,右下方為農歷紀年“乙酉”二字,標志著雞年合家歡樂幸福。充分體現中華民族傳統民族風情的特色,展現了人與“雞”維妙維肖的和諧結合,這是中國哲學“天人合一”的具體體現。 如何欣賞這枚賀歲生肖流通紀念幣呢?筆者以為應從三方面欣賞它。其一,該幣屬于賀歲生肖系列第三組,進一步揭示出中賀歲文化的文化價值,這一文化包涵哲學、文化、自然、民俗等多種因素,其文化意義不僅在中國文化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位置,也可為世界其他文化所借鑒吸收;其二,紀念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