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上海、南京等地銀行公開兌換3種流通紀念幣談起(美暇) |
發布日期:10-01-07 08:17:0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美暇 |
本稿刊載于《錢幣》報2010年1月下旬,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http://www.ccbczpx.com/),謝謝! 央行11月25日一早在其官方網站上發布公告稱:將于2009年11月26日發行2009年賀歲普通紀念幣(牛年賀歲流通紀念幣)、“和”字書法系列和環境保護系列普通紀念幣各1枚……。26日一大早,上海、南京等地銀行公開兌換3種流通紀念幣的消息,即開始見諸報端。作為一個集藏愛好者,對此感慨良多,借《錢幣》報一角,一吐為快。 首先,流通紀念幣門檻低,公開兌換的方法對于擴大流通紀念幣的影響意義深遠。在筆者的印象中,97年香港回歸流通紀念幣發行時,各地商業銀行都曾在當地組織公開兌換工作,取得了很好的社會效應。去年奧運紀念鈔發行的時候,各地商業銀行也都曾組織過類似的兌換活動,社會反響極其熱烈。應該說:上述公開兌換活動通過新聞媒體的報道之后,在老百姓中產生的影響非常深遠。由于流通紀念幣、奧運紀念鈔等都是按照面值進行兌換,加之流通紀念幣和紙幣等的集藏門檻較低,群眾基礎好,因此,更容易引發老百姓們的共鳴和反響。筆者在此對各地銀行公開兌換流通紀念幣的做法表示拍手稱快的同時,一方面希望這樣優良的做法能長期的堅持下去,另一方面,也希望各地的中國金幣特許經銷商,在經營和銷售貴金屬紀念幣時,也能夠從社會效益、宣傳效應、培育市場和培育集藏群體等角度出發,多做一些有益的工作。 其次,央行一攬子推出3種流通紀念幣的做法,盡管可以說是史無前例,但總比暫停或者不發行流通紀念幣來得強。盡管央行這樣的做法有其不能言傳的苦衷,但對集藏愛好者來說:不僅欣慰的看到,賀歲系列流通紀念幣的發行不僅得以延續,而且,兩個全新的系列流通紀念幣――“和”字書法系列和環境保護系列浮出水面。這充分說明:流通紀念幣的發行不僅不會停止,而且,得到了進一步的發揚廣大,年初迄今徘徊在集藏愛好者心頭的疑慮,終于可以消除了。 再次,各地銀行公開兌換流通紀念幣的做法,不僅或許是在為今后的流通紀念幣營銷體制改革做戰略鋪墊,而且,更可能是一種戰略性的探索和嘗試。 集藏愛好者們都知道:賀歲系列流通紀念幣迄今已經發行了羊、猴、雞、狗、豬、鼠6個品種,每個品種的發行量均為1000萬枚。如今,央行驟然將牛年賀歲流通紀念幣的發行量一下子擴大到了3000萬枚,勢必打亂了原有的市場格局。考慮到賀歲系列流通紀念幣的市場形象已經樹立,社會需求也非常龐大。央行這次以牛年賀歲流通紀念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