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流通幣處境尷尬 |
發布日期:10-02-09 08:47:0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理財周刊 作者: |
文/田林 近十多年來紀念流通幣的市場表現呈弱勢狀態,且不斷下滑的市價也令人心悸。筆者認為,紀念流通幣正面臨著政策面和市場面的種種尷尬。但就價值投資的角度看,目前紀念流通幣板塊卻是機遇無限。 紀念流通幣是郵幣卡市場上的老板塊,自中國人民銀行于1984年開始發行新系列法定貨幣以來,紀念流通幣始終受到集藏者和投資者的歡迎,是上個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集藏市場的熱門板塊,投資收益相當不錯,市場形象有口皆碑。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近十多年來紀念流通幣的市場表現呈弱勢狀態,且不斷下滑的市價也令人心悸。尤其從1999年開始,其市場步伐隨郵品價格回落而下挫,受到的牽制越來越嚴重,已至于從上個世紀80年代末開始的每年10月至次年春節期間的獨立走強行情也蕩然無存,實在是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筆者認為,這里面不僅存在著政策面的原因,同時也存在著市場的因素,其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發行政策撲朔迷離 紀念流通幣從1984年到2008年的25年間,其選題、發行節奏均很正常,并沒有出現任何的異常現象。而且不少選題也頗受集藏者和投資者歡迎,如2002年9月開始發行的賀歲生肖流通幣就是如此,該賀歲系列也因此成為了每年一度春節市場的熱銷品種。不過讓人詫異的是,2009年初應該發行的“牛年”賀歲流通幣卻在當年春節前后難覓蹤影,直到2009年11月下旬才露面,造成了賀歲生肖流通幣“脫班”發行的情況。 更使人揪心的是,2010年的虎年春節臨近,但“虎年”賀歲流通幣卻依然音訊全無,仿佛有重演“牛年”賀歲流通幣姍姍來遲的尷尬。問題是,“牛年”賀歲流通幣是與“‘和’字書法”和“環境保護”紀念流通幣一起發行的,從題材的時間安排看,2009年發行的3枚紀念流通幣均應屬于上半年已鑄造的品種,而2009年最為重要的題材──“國慶60年”紀念流通幣并未發行,這似乎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問題。難道紀念流通幣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就香火斷絕了?至少“牛年”賀歲流通幣、“‘和’字書法”和“環境保護”紀念流通幣聯袂發行的現狀,本來就顯得不正常,仿佛有鑄造完成后不得已而為之的發行窘狀。如果這種判斷是正確的話,那么紀念流通幣的發行顯然存在著很大的問題,即這個已發行25年之久的板塊,極可能從2009年下半年開始陷入停滯發行的狀況。 集藏隊伍不斷下降 紀念流通幣自發行伊始,其發行渠道就不暢通。基本上都是由一些銀行兌換,且數量也鳳毛麟角,絕大多數普通收藏者只能夠到二級市場高價購買,形成了溢幅過大的情況,在一定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