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本周議息:QE3之后的懸念 |
盡管9月13日美聯儲宣布的第三輪量化寬松(QE3)讓全球市場精神一振,但事實上,這一“開放式”購債計劃留下了不少懸念。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的貨幣政策會議將于北京時間10月23日~24日舉行,于25日凌晨2:15公布10月利率決議。但本次會議結束后,美聯儲主席伯南克將不會舉行新聞發布會,也不會有更新版的經濟預測。市場能看到的僅僅是一份決議聲明,幾周后公布的會議紀要才會透露具體的會議細節。 FOMC會在10月會議上做出怎樣的政策決定?又將討論哪些懸而未決的問題? 讓我們先來回顧一下QE3:為了支持步履蹣跚的經濟復蘇,FOMC在上個月推出了QE3,計劃每個月購入400億美元的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前提是“如果勞動力市場前景未能顯著改善”。 此外,FOMC還承諾將極低利率至少延長到2015年中期。不僅僅是延長,而且美聯儲還強調“委員會預計,即使在經濟復蘇加強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維持高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態度都是恰當的”。 在6月20日的議息會上,美聯儲將扭轉操作延長至2012年底,即每個月購買450億美元的長期國債,賣出等額短期國債。與扭轉操作不同的是,美聯儲在QE3中購買MBS并不會被沖銷。 因此,在宣布QE3和延長利率承諾的“重拳出擊”之后,美聯儲很可能不會在本周會議上作出任何新的重大政策決定。 但值得注意的是,與此前兩輪QE不同的是,QE3是一個開放式計劃,計劃期限并未給定,而只是設定了一個上述相當模糊的停止條件,因此美聯儲在9月留下的一個重要懸念是:失業率降低到多少才算“顯著改善”?更根本的問題是,無論購債還是超低利率,讓美聯儲寬松政策“剎車”甚至開始緊縮的明確經濟指標是什么? 這一懸念預計將成為FOMC本周會議的一個重點議題。 FOMC在上次會議的紀要中寫道:“討論結束時,多數參與者同意使用量化指標有助于讓利率指引的條件更加明確,但認為還需要做更多工作來解決隨之而來的溝通問題。” 毫無疑問,這是一項復雜的工程,因為這需要FOMC成員就采納哪些經濟指標(如失業率、通脹率等)、每個指標的具體數據,以及如何將這些指標向公眾溝通等問題達成共識,即使在達成共識后,可能需要一段時間才能正式宣布。考慮到溝通問題,這項措施應該會等到一次有新聞發布會的議息會議后宣布,這意味著至少到今年12月,或者明年3月。 與此同時,9月議息會議還涉及到了另外一個議題,即FOMC是否應該提出一個單一的共識經濟預測值,來代替目前的預測區間。 目前,F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