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QE退出牽動黃金與人民幣 |
說美國量化寬松政策(QE)與黃金價格之間關系密切恐怕無人持反對意見,但殊不知,在中國金融市場國際化程度前所未有的當下,QE的一舉一動還在左右、影響著人民幣匯率。 中國在新興市場當中憑借龐大的出口實力與外匯儲備雖然躲過了去年8月的第一輪股匯雙跌,但也在去年6月出現了錢荒。而錢荒1.0的出現莫不與當時的美聯儲主席伯南克一席退出QE的言論相關。當時雖然美聯儲還未真的退出QE,但退出預期已經推升了利率,導致國內熱錢出逃。在自下而上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和不良貸款的壓力下,越來越依靠銀行(行情 專區)間融資的國內銀行資金面趨緊,Shibor飆升。 而從走勢也可以看出,去年6月中旬,人民幣匯率出現了一波明顯的貶值。此后,2013年末,隨著美聯儲削減QE的塵埃落定,國內又恰逢年末資金面趨緊,國內爆發錢荒2.0,人民幣自農歷馬年后又出現一波明顯的貶值過程。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開動印鈔機,美元在全球泛濫。中國擁有大量外匯儲備的現實導致國內人民幣基礎供應量超發,而且中國以投資刺激經濟、且投資多在房地產(行情 專區)等基礎設施建設,這種投資回報長的情況加劇了貨幣供應超發的負面影響,人民幣“外升內貶”已是不爭的事實。 雖然這次人民幣急跌或許只是央行的牛刀小試,未來大趨勢仍是升值,但也許已經透露出中國去杠桿化和結構調整的決心。中國何以在此時勇往直前,不再懼怕硬著陸風險?答案是——黃金! 2013年金價大跌,中國卻在這一年成為世界上黃金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的雙料冠軍。去年底業界曾爆出摩根大通在為中國暗中買黃金。當時歐美市場傳言有關機構的主權財富基金通過離岸基金或外國代理商在與摩根大通對接,操作購金一事。而中國某集團也恰恰在去年收購了摩根大通在紐約第一大道曼哈頓廣場,這正是摩根大通的一個黃金倉庫所在。中國很可能是將這里作為黃金的轉移地點之一。 不妨大膽假設這一猜測是正確的。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一直是中國努力的方向。在美元衰落之后,人民幣成為國際儲備貨幣的最佳選擇。但實事求是講,雖然我國一直在通過與周邊國家締結貨幣直接互換協定等方式漸進地推進,人民幣在國際結算方面還落后美元太多。但如果中國的黃金儲備確實如外界所估計的達到2710噸或者更多,這就給了世界以無盡的遐想。我們似乎可以透過中國黃金儲備的增加看到20世紀大英帝國的世界霸權被人取代的一幕。即使現在看來這可能被人冠以“癡人說夢”,但是黃金對中國而言是一個重要戰略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