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億資金擠出樓市 國內炒客爆炒黃金 |
編者按/一方面,受到調控政策影響,樓市投資機會日漸渺茫;另一方面,國內黃金需求旺盛,金價持續走高。在此背景下,手握重金的投資者將目光由樓市轉向了黃金市場。然而,未來金價走勢如何、黃金回購渠道是否通暢、國家對黃金交易監管是否足夠有力,等等關乎投資成敗的重要因素,均需要投資者慎重考慮。 “我自己都沒貨了,要不是老朋友,這十公斤黃金我還真不會給你。”李東臨一手拿著手機,一手握著固話,不斷向辦公桌前的客戶解釋。而他那不到20平方米的辦公室,還等著六七個人,無一例外都是來向他預訂黃金的。 這是深圳水貝的一家黃金加工廠,李東臨是這家工廠的銷售經理。在深圳,這種規模的黃金加工廠不下2000家。“全部都像這樣缺貨,全國的金店都在大量吃貨。”李東臨抽空向《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今年春節一過,深圳水貝就擠滿了全國各地的客商,直接提著大筆現金來“掃貨”的投資者也不在少數。 辦公室的電視里正播放著黃金行情。“我這算不算小發了一筆戰爭財?”劉鑫堏一邊盯著電視,一邊壓著聲音向同行的記者詢問。老劉也是去年年底才認識的李東臨,他在春節前后花了620萬元購買20公斤的金條后,兩人感情迅速升溫。 “黃金跟房地產其實很像,既是消費品,也是投資品。”這十幾年來,劉鑫堏一直都是樓市炒家,連續7年的樓市調控都沒能令他停止買樓。但今年他決定暫別征戰多年的樓市,將資金投入黃金市場。沒有別的原因,就是年初的黃金投資讓他嘗到了甜頭。隨著中東局勢的日趨緊張,原本有回調趨勢的黃金價格開始拼命飛漲。半個月不到,劉鑫堏20公斤金條的市場價已超過700萬元。 從2001年開始,黃金市場已經連續漲了10年。居高不下的金價還能再創新高?在樓市調控猛如虎的年代,究竟有多少資金轉向金市?而金市是否又可以填補投資的空白? 金價繼續看漲 “今年春節期間大客戶特別多,而且一直延續到節后,這種現象往年很少見。”廣州東山百貨負責黃金銷售的經理戴崇業表示,這些新增顧客往往一擲千金,從金銀首飾到實物金條。幾乎每天都有十幾萬,甚至幾十萬元的大單出現。 據了解,廣州主要的黃金消費市場包括東山百貨、廣百百貨、新大新百貨等商場在內春節期間均獲得三至五成的銷量增幅。銷量看好,直接后果就是把金飾零售價抬高。廣百的黃金銷售負責人向記者表示,2月21日,廣百百貨的首飾金價格還是373元/克,到2月23日的價格就飆升到380元/克。 無獨有偶,北京、上海等地的黃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