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黃金飾品"價格壟斷"案:發改委基本"定調"存壟斷 |
發布日期:13-07-29 11:04:21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 |
據經濟之聲《天下財經》報道,據人民網財經頻道報道,上海黃金飾品“價格壟斷”事件進入新階段。貼近此事的知情人士透露:國家發改委已基本“定調”確認存在壟斷。目前各方都在等待上海發改委的調查結論,以及隨之而來的處罰決定。 據報道,15家被調查的企業中已經有13家企業通過遞交情況說明和《自認報告》的形式,承認了存在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以聯盟形式“操縱和壟斷上海市場黃金飾品價格”問題。 既然已經承認壟斷,那么罰金多少成為了焦點。目前,行業協會和相關企業開始進行游說,目標是爭取能夠將處罰金額定在50萬元。不過如果遵照相關公開數據測算的話,對老鳳祥的最高處罰金額可達1.5億元,對豫園商城的處罰金額最高可達約2億元。50萬罰金和兩億元罰金,這兩個數額可謂天壤之別,那么涉嫌壟斷的這些黃金飾品企業究竟會被罰多少錢呢?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咨詢專家王曉曄說,五十萬這么輕的處罰不太可能,具體罰多少需要考慮多種因素。 這次涉嫌“價格壟斷”上海黃金飾品企業多達十五家,有老鳳祥、老廟黃金、豫園商城等多家知名品牌,一般來說,由于有品牌效應在里面,它們的黃金飾品賣的會更貴一些。那么,這種由于品牌帶來的高利潤和壟斷帶來的高利潤是不是有共通的地方呢?王曉曄明確指出,這完全是兩碼事。 今年年初,茅臺和五糧液因壟斷被處以4.49億元巨額罰款,前些天多家“洋奶粉”企業也被反壟斷調查,再結合這次上海黃金飾品企業壟斷案來看,涉嫌壟斷的幾乎都是一些優勢企業,那么,我們有沒有辦法進行防范呢?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咨詢專家王曉曄說,行業協會的自律非常關鍵。 另外,對于越來越多出現的壟斷案件,王曉曄說采用高額的罰款也是一個有效的手段,既是威懾又是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