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路上一家金店黃金價格為每克318元。
對于黃金投資者而言,對于“中國大媽”而言,這個七月份不同于以往。經歷了四月、五月和六月的連續下跌,國際金價終于有了像樣的反彈。只是不知道,曾勇敢抄底黃金的“中國大媽”們此時作何感想。如今在青島的金店里,前去購買黃金首飾的市民仍然絡繹不絕。不過在人們熱衷于購買黃金的同時,有些人雖然后悔過早地抄底而被套,但是苦于黃金變現較難,而不得不長期持有。截至目前,國際金價已在七月份反彈了8%,或許這一次國際金價將重返上漲的軌道,被套的“中國大媽”們何時可以解套呢?
探訪
“大媽”熱衷金首飾
截至7月24日,上海期金的價格逼近每克270元,相比于一個月前每克238元的低價已經上漲了一成多。金價大跌之時都未能阻擋“中國大媽”搶金的熱潮,更何況如今金價連連反彈,“中國大媽”們對金子的熱情不減。
在威海路上金店云集的地段,是不少青島市民選購金銀首飾常去的地方。各大金店在門口最顯眼的位置打出了較有吸引力的價格:每克318元上下,這個價格相比7月初,每克至少上漲了七八元。另外,在青島各大商場的品牌金飾專柜,金價略高一些,大約在每克350元左右,也比月初有了一定的漲幅。
盡管這天不是周末,但是到金店以及金柜選購黃金飾品的市民仍然絡繹不絕。在威海路一家金店里,市民劉女士正忙著給即將出生的孫輩挑選金貨。“今年我買了不少次黃金,春節買過一次、四月份買過一次、今天又想買點。”孫女士邊挑選“金鎖”邊說,“春節那會兒買的最多,花了七八千塊錢。要是早知道現在金價跌了這么多,當時就不急著買了。”
不過,對于“買貴了”這件事兒,孫女士并不是很在意。她說:“汽車一買上就貶值,還有很多人排隊去買車;咱買個金貨戴戴,就算金價跌了又能怎么樣呢?反正我覺得,黃金這種東西長期一定會升值。”
像孫女士這樣的“中國大媽”,她們從生活經驗和文化傳統中傳承得來了“黃金情結”。有統計數據顯示,中國5月份和6月份金銀珠寶銷售額上升到了200億元的平臺,同比增長超過了30%。這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國人對于黃金的特殊喜好。
數據
越跌越買,期金庫存猛減
早在四月中旬,國際金價的暴跌令搶購黃金的“中國大媽”聲名鵲起。國際金價連續幾個月的下跌也沒能阻止“大媽”們買黃金。業內人士認為,現在購買黃金的顧客基本出于兩種心態:一方面覺得銀行存款利率低、炒股又有風險、通貨膨脹率也高,所以干脆買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