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黃金市場現定價亂象 |
近來黃金市場可謂多事之秋,“3·15”黃金“質量門”陰云未消散盡,隨著金價的驚魂波動,近日上海市場又曝出多家珠寶品牌集體哄抬價格并涉嫌壟斷。黃金市場南北方在定價上一直存在差異,北京商報記者采訪、調查發現,南北方黃金價格的背后“潛規則”洶涌。 南方市場 大品牌聯盟“穩定”價格 北京商報記者獲悉,上海百年品牌老鳳祥等多家珠寶品牌因涉嫌價格壟斷、操縱黃金市場價格,而深陷“壟斷門”的深淵。 相關資料顯示,這并非上海珠寶品牌第一次受到物價局的調查,早在十年前,上海物價局就對上海黃金協會和13家企業進行過價格壟斷調查。 據悉,港資品牌周大福已于7月23日發布澄清公告,稱集團對于黃金飾品有一套定價機制,并沒有受到任何珠寶品牌和協會的制約。 不過,有業內人士透露,上海黃金品牌涉嫌壟斷定價,皆因黃金企業所在地較緊密的“聯盟”關系所致。大的品牌聯合起來“統一定價”,消費者沒有選擇市場機制自然無效。 對此,周生生品牌相關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港資品牌基本不會涉及到操控黃金價格的問題,因為品牌都是根據國際金價作為參考,并且符合香港黃金協會的定價規定。周生生一直以來都采取全國統一定價策略,綜上幾個方面可以說明品牌不會出現操控價格的問題。 黃金市場在今年4-7月經歷了嚴重的下跌,其主要是受到國際金價的影響。有業內人士表示,很多品牌為了在大環境疲軟的情況下謀取更大的利潤,行業達成某種默契,集體哄抬價格,對消費者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這種情況在南方市場一直存在,可以說是行業的“潛規則”,皆因此次黃金市場迎來如此大幅的價格下跌,行業內諸家品牌黃金的長期“穩定”價格才突然浮出水面,人們才關注到黃金價格背后的利益鏈條。 北方市場 價格競爭令高端市場難做 伴隨著南方黃金市場的定價亂象,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了幾家商場的珠寶專柜咨詢黃金價格,并未發現品牌集體抬價現象。不過,北方黃金市場在定價方面與南方呈現出完全不同的狀態,雖無哄抬價格,卻也暗藏玄機。 珠寶業內人士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國內黃金市場從定價規則上基本是時興自主定價,通過促銷活動、導購員掌握折扣幅度,有些品牌當天的金價可以差出10元上下。 北京商報記者走訪亞運村華堂商場的老鳳祥專柜,一對龍鳳呈祥的金手鐲,在北京商報記者的反復砍價之后,一位自稱公司銷售經理的人士表示如果今日購買可以給到7折,這與之前銷售人員所說老鳳祥很少打折的理論自相矛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