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期權的刀鋒之舞 |
2013年的黃金市場格局猶如古戰場中的十面埋伏,充滿著致勝的機會與失敗的陷阱。年初金價上漲開局,2周內沖高到近1700美元,隨后又經過2周盤整,在1個月時間內破位下跌至1554美元,自年初算起,跌幅達到8.58%。此后更是在幾次震蕩破位后,暴跌至6月底1179美元,跌幅達到30%并直逼2010年7月低點。金價如陷八卦陣中,讓短線投資者迷失方向,追漲殺跌者更是折戟金市。然而,還是有少量高手在“迷陣”面前用很少的代價賺得盆滿缽余,這些高手所持有的利器正是“黃金期權”。 且看高手如何過招:2月12日,中國銀行(601988,股吧)財富中心內,客戶買入一筆黃金看跌期權,當時黃金協定價格為1650美元,期權面值20盎司,期限三個月,客戶通過向中行詢價每盎司需交納期權費46.29美元/盎司,客戶共付出期權費925.80美元(20盎司×46.29美元/盎司)。6個交易日后,黃金跌至920美元,客戶預計市場止跌反彈,選擇提前平倉獲利了結,經詢價平倉價格為84.50美元/盎司,客戶共賺取收益764.20美元(20盎司×{84.50-46.29})。客戶僅4個交易日,收益率為82.54%(764.20/925.8)。當然,客戶也可以繼續持有看跌黃金期權,假設當時黃金價格1436美元為到期價格,那么客戶到期交割收益為4280美元(20盎司×{1650-1436}),收益率為462.30%。實際上,在目前美元指數已創出3年內新高的背景下,黃金價格屢創新低是可以預見的事實。即使黃金因特殊原因出現上漲,客戶最大損失也只是期權費而已,不會出現實盤買賣被套全部本金的被動局面。 和紙黃金相比,黃金期權增加了杠桿效應,可以利用有限的資金以小博大,還可以根據市場下降或上升行情做雙向交易買漲買跌,并將風險損失鎖定而收益無限放大。在上例中,如果以同樣的期間同樣的成本進行紙黃金交易,那么收益為119.84美元,實際收益率僅為13%;而同黃金期貨相比,黃金期權不僅降低了交易成本(目前黃金期貨每手最低1000克起,以合約價值7%計算,至少占用資金成本16000元人民幣),避免了嚴格的持倉限制、交割規則的復雜手續,同時也遠低于期貨的保證金交易風險。 上面實戰中,在正確判斷市場走勢的基礎上,影響黃金期權收益的期權因素也至關重要,通常期權期限越長期權費越高,反之則會很便宜,以中行黃金期權為代表,兩周內看漲或看跌期權在15-20美元/盎司,實戰中的三個月期權費約在40-60美元/盎司;其次,期權的內在價值也決定了期權費的價格,例如:把金價達到1650美元作為協定匯率,市場氣氛后市看跌,如果此時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