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金價“壟斷之嫌”背后的協會魅影 |
未提及提交《自認報告》一事。7月26日,法治周末記者就提交《自認報告》一事致電老鳳祥,一位周姓負責人未直接回應該問題,只是稱作為公眾公司,一切以上市公司公告為準。目前他們還在等待發改委的調查結果,調查結果出來后,會第一時間向社會通報。 王曉曄對法治周末記者說,一旦反壟斷執法機關查實包括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存在價格壟斷行為,則不但要處罰行業協會,也要對涉事企業予以處罰。根據反壟斷法規定,經營者達成并實施壟斷協議的,由反壟斷執法機構責令停止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并處上一年度銷售額1%以上10%以下的罰款。有券商分析師預計,按照1%的處罰額度計算,老鳳祥可能被處以3000萬元至4000萬元的罰款,而對豫園商城的處罰將達1.1億元左右。 興業銀行貴金屬資深分析師蔣舒對法治周末記者表示,如果國家相關部門通過調查,確認上海黃金飾品行業協會及包括老鳳祥在內的會員單位存在操縱上海金價的行為,并予以處罰的話,那么上海地區的黃金飾品金價在一定時期內會作出調整。 不過蔣舒表示,黃金飾品一方面包括了黃金原材料的價格,另一方面包含了設計、加工、管理、流通的成本,前者主要是上海黃金交易所參照國際金價確定,定價都比較透明,而后者很難標準化,不宜一刀切地固化成本。 知名黃金投資分析師趙相賓對法治周末記者說,在過去金價持續上漲的時期,隨著中國人收藏、投資、消費黃金需求的不斷釋放,飾金企業賺得了豐厚的利潤。 趙相賓認為這次調查對過慣了好日子的飾金企業而言將是個不小的挑戰。 “在過去的十余年間,黃金飾品行業一直處于賣方市場,金店不需要做特別努力,就能坐享豐厚的利潤。而今年以來,黃金價格一直處于雙向波動的行情,飾金企業若不做好庫存管理和營銷服務工作,將會陷入被動局面。”趙相賓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