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產值800億 西藏礦產業“有水長流” |
3000萬噸以上的銅資源儲量,占全國75%的鉻礦資源,數百多個鹽湖……這一切讓西藏成為眾多礦業企業眼中的圣地。 雖然有著產值從15億到800億的宏偉目標,但對于“大躍進”、“有水快流”的礦業發展思路,西藏自治區政府顯然并不認同。成立自治區礦業整合平臺——西藏盛源礦業集團,暫緩發放區內的探礦權和采礦權,嚴格審批礦權合作,控制總量,節制開發,確保資源不枯竭、不斷檔,未來西藏礦產業的發展主力將鎖定區內國資企業及內地大型礦業企業。 礦產資源儲備基地 西藏的地質勘查工作實際上是從1956年才正式開始的。截至2008年底,西藏共發現礦種102種。而國內發現的礦種總數為173種。這102種礦種主要分布于藏東的三江地區、藏西北的班公湖-怒江斷裂帶和雅魯藏布江流域的岡底斯構造巖漿帶。 目前,西藏已發現礦床、礦點及礦化點3000余處,其中,發現能源礦產5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3種;發現金屬礦產31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14種;發現非金屬礦產64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24種;發現油氣礦產2種,有查明資源儲量的1種。 西藏的鉻、銅保有礦產資源儲量以及鹽湖鋰礦的資源遠景儲量列全國第一位。其中,鉻資源已發現約60處礦(化)點,國內鉻礦自供部分的75%以上來自西藏;銅資源已發現礦床(點)共計329處,其中,大型11處、中型6處、小型8處,另有礦(化)點304處,銅資源潛力達3000萬噸以上,占全國總量的1/2以上;鉛鋅銀金屬資源已發現礦床35個,其中,大型4個、中型4個、小型27個,另有礦(化)點274處,其中,鉛鋅資源潛力超過1500萬噸,占全國總量的1/3,銀資源潛力超過20000噸;鐵資源已發現礦產地160多處,初步探明資源儲量25處,估算全區資源總量在數億噸以上,且品位高于全國平均品位;銻資源已發現50余處礦床(點)和礦化點,其中,大型礦床1處,中小型礦床7處;金資源已發現200余處金礦床、礦(化)點,已有近10處伴生金礦達到或接近大型規模;鹽湖礦產已發現大于1平方公里的鹽湖490個,其中發現鹽湖礦床(點)100余處,鹵水富含硼、鋰、鉀,至少有4處鹽湖的碳酸鋰資源遠景達到了大型,資源潛力巨大;油氣資源已圈定了5個很有找礦遠景的含油盆地,其中面積近18萬平方公里的羌塘盆地顯示出巨大的找油潛力。 收緊礦權 收零為整 大量的資源自然吸引了大批的資金涌入。2001年至2008年,西藏從各個渠道籌集的地質勘查經費約20億元以上,其中,國土資源大調查和青藏專項投入超過12億元,其他國家地勘投入和西藏地勘局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