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當主動調整自身的鐵礦石需求 |
入手調整中國的鐵礦石需求。 一是產能過剩是導致中國鐵礦石需求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2009年鋼鐵行業固定投資增速保持在20%左右。另據工信部部長李毅中講話顯示,目前中國的鋼鐵產能約為6.6億噸,其中真正的需求只有4.7億噸,產能過剩達1.9億噸。由此可見,產能過剩導致中國對鐵礦石需求的快速增長,達到年增20%。 因此,主動調整中國的鐵礦石需求,首先要抑制鋼鐵行業的產能過剩。通過加快鋼鐵行業的結構調整步伐,通過兼并重組、淘汰落后、加強生產經營規范管理,進一步提高產業集中度,淘汰落后鋼鐵產能,這樣才能順利調整中國對鐵礦石的需求增長,并為規范鐵礦石進口秩序創造良好條件。 二是由于鋼鐵企業對地方GDP的作用非常大,加上區域經濟發展的不平衡,部分地方政府為追求GDP而樂于上馬鋼鐵項目,或對淘汰本地區的落后鋼鐵產能表現“無動于衷”。由此,導致我國鋼鐵業一邊在喊“產能過剩”,一邊又在繼續擴大生產,鋼鐵產量“飆升”之勢一發而不可收。這是導致中國的鐵礦石需求增長的另一大主因。 因此,要主動調整中國的鐵礦石需求,僅靠市場的“無形之手”是無法解決的,還得靠“行政干預”才能解決這個難題。特別是需要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取消GDP考核,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 三是中國鐵礦石市場秩序混亂,這是導致當前中國鐵礦石需求“虛增”的主要原因之一。這是因為,目前中國鐵礦石市場中存在著現貨和長協兩個市場和兩種價格,價差導致投機行為盛行,并造成鐵礦石超量進口的虛假繁榮及現貨市場價格的大幅波動。 因此,整頓鐵礦石市場秩序,也可以達到主動調整中國對鐵礦石需求合理增長的調控目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