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拓的高智商:再度向中鋁伸出橄欖枝 |
繼力拓主動撕毀與中鋁195億美元注資合約不到一年,力拓再度向中鋁伸出橄欖枝——雙方合作開發位于幾內亞的西芒杜(Simandou)鐵礦。 3月22日,力拓CEO艾博年(Tom Albanese)在“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10年會”上發表演講時,以力拓、中鋁(Chinalco)再度合作為引子,頻頻向中國示好。 幾內亞鐵礦合作計劃公布之時,正值力拓在華關系微妙之際,可謂巧合,亦有前后因果鏈條可尋。 目前,力拓基本躲過去年的那場財務劫難,但換來其在中國市場的信譽急劇下降。力拓股東亦多次表現出對力拓在華市場份額受影響的擔憂,并督促力拓作出“恢復與中國關系”的行動。 澳大利亞媒體也為力拓修復在華信譽而集體開道。澳媒《The Age》就引用自稱來自中國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一篇報告內容,來舉證中國政府已經對力拓毀約“表示理解”。 然而,一位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專家對記者表示,盡管力拓與中鋁再度合作,“力拓案”也已進入審判期,但力拓在華信譽的“壞記錄”并未因此被刪除。“不像澳大利亞本地媒體的報道那樣,將注資失敗歸結為中鋁;中鋁做得再好,出的價格再高,也無法阻止力拓私自毀約。” 重修舊好的舉措始于從去年下半年,力拓主動,中鋁沉著以待——中鋁是力拓解決其信譽問題的一把鎖,一旦解鎖,再度合作不成問題。 力拓也深知,修復與中鋁合作關系的緊迫性和重要性。但如何既修復關系,又獲得商業利益,則非常考驗力拓的智商。 事實證明,力拓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商業上,均具備“玩游戲”的高智商。開發西芒杜鐵礦石,不但化解了緊繃的關系,力拓獲得的好處更顯而易見。 中鋁的加入,將有望改變力拓在幾內亞的困境。精明的力拓看中的是中鋁的資金,以及中國公司在非洲的基礎設施及開采經驗。 就算力拓不需要刻意修復與中鋁的關系,中鋁依然是最佳合作伙伴。首先,中鋁的資金幾次救力拓于水火之中;其次,“傍”上了中鋁,力拓的產品在中國市場將獲得一定保障,中國還是力拓的最主要市場。 因此,力拓通過出讓部分項目股權,還滿足了中鋁進駐董事會的要求。去年中鋁注資計劃的失敗,主要原因就是中鋁堅決要求占據力拓兩個永久性董事會席位。在西芒杜項目上,中鋁與力拓將各自向合資公司董事會委派3名董事;力拓將負責項目運營,中鋁公司派員參與管理。看,又安撫了中鋁。 不過,鐵礦石談判依然是力拓要面對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