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需求并不“剛性” 保不保值要看買入價 |
發布日期:12-07-02 09:06:4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文網 作者: |
。 你可能要問,投機和投資到底有什么區別?當你買入一個金融產品之后,如果是指望這個產品能不停地產生收入,比如定期得到利息分紅和房租收入,這叫投資。投資的收益是來自投資物所產生的財富。 如果你買入一個金融產品后,是想以更高的價格賣出的話,比如股票、房子、黃金的低買高賣,那就是投機;投機的收益,是來自另一個投機者的虧損。 只要弄清了投資和投機的區別,金價在無剛性需求的情況下還能驚人高漲就不難理解了。其實要論投機回報,近兩年,大蒜、綠豆的價格都能翻番,和田玉的價格漲幅更是超過了百倍;黃金的飆升速度也遠不如它的“弟弟”白銀。 大家是不是常聽人念叨:某人幾年前買入黃金,現在財富翻了幾倍;某人幾年前在北京、上海買了幾套房子,現在已是千萬富翁了。 但問題在于“千金難買早知道”,類似的話也可以倒過來說。譬如20世紀末,在“點COM”瘋狂的時候,納斯達克指數曾高達5000多點。10年間納斯達克指數曾一路跌破1000多點,目前還徘徊于2000~3000點。再要回到那個最高點,可能這輩子都難了。 更極端的是日本股市,從1990年的4萬多點,一路下跌至十幾年前的7千多點。這幾年依然在1萬點上下波動。再要爬上4萬點,可能我們這輩子也等不到了。 投機樓市也一樣。美國房價從2006年7月開始自由落體,專家預測將跌回1998年甚至1996年的價位。 想再回到2006年時的價位,道阻且長,遙遙無期;日本東京的房價,離最高點時跌去90%,很多人到死可能也等不到解套。 中國的A股也一樣,誰要是在最高的6000多點時進入,就別對“解套”抱太大希望了。就連華爾街那位曾鼓吹A股會破萬點的那位“死了都不賣”的先生,如今也只好尷尬地找了個臺階“將那些股票留給孩子吧”。 如果你不幸是后面那些故事中“最高點買入,撐不住而拋”的倒霉蛋,那么你“割肉”的錢恰恰就奉獻給了前面那些故事中低買高拋的人了。 陳思進,加拿大皇家銀行風險管理部資深顧問。擔任央視紀錄片《華爾街》顧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