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的需求并不“剛性” 保不保值要看買入價 |
發布日期:12-07-02 09:06:4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文網 作者: |
保證不再有人餓死。據說美國在大蕭條中餓死的人占當時總人口的7%,足可見金本位之恐怖。 資本發展到了現代社會,虛擬貨幣——信用貨幣(非金銀)的出臺促進了貿易的發展。在資本市場上籌集的大量資金,幫助科學與技術取得突飛猛進的發展。 信用貨幣取代金本位的過程告訴我們,企望以黃金來保住財富是不靠譜的。歷史證明,財富就像流動的水,決不可能靜止不動,否則就是死水一潭,早晚會枯竭。 在一般認知中,黃金乃稀有貴重之物。全世界所有黃金放在一塊兒,也只能裝滿一個奧林匹克比賽用的游泳池。 但是自從脫離了“金本位”那天起,黃金就降為普通商品了,即使再貴重也只是商品。而任何商品都有一定的合理價位。 兩三年前,一份有關黃金提煉成本和預期利潤的分析報告指出:黃金的合理價位應該在每盎司400美元左右。當時美元還處于弱勢;就算這幾年美元貶值25%,黃金合理價位也不該超過800美元/盎司。 而一旦進入市場,黃金的價格就將根據“供求關系”來確定。請注意,這里的“求”是指“剛需”的求,不包括炒作投機的“求”。 《科學》期刊里面有篇文章提到,“據科學家推斷,地殼中的黃金資源大現在世界人口已突破70億。截至2005年,人類采掘出的黃金不過12.5萬噸,約占總儲量的六億分之一,人均只有20克”。 而過去,“因為提煉黃金的技術落后、工藝復雜、不能規模化生產等,決定了它稀有、市價高。如今科技發達,黃金不再受產能所限,再生金、合成金等大量出現,擠占了它作為飾品原料的市場份額”。 當一種商品的價格達到一定高度,人們沒能力購買時,需求就會下降,黃金也不例外。比如印度人和非洲人,可以說是世界上最喜歡佩戴金飾品的民族,恨不得全身上下被黃金包裹。 可如今金價這么昂貴,首先就逼迫他們退出了購買的舞臺;其次,黃金在工業上的重要用途,大部分早已被其他金屬替代了。所以說,黃金的“剛性需求”并不剛性。 黃金保不保值要看買入價 炒作投機之“求”所帶來的正是合理價位之上的泡沫,也就是說,再值錢的商品也要看你在哪個價位買入。在合理價位之下買入才會物超所值,起到保值增值的作用。 一旦超越了合理價位買入,你便進入了一場擊鼓傳花的游戲,即投機炒作的零和游戲中。只要沒人接你的棒,你就成了最后的那個“傻瓜”,你所投入的錢便落入了他人的腰包。 而投機客正是趁著價格的暴漲暴跌獲利。芝加哥期貨交易委員會的調查就證實,2008年上半年油價上漲,70%是投機行為推動的;2008年下半年油價下跌,80%是投機行為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