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金”而戰 黃金飆漲背后的資金大博弈 |
發布日期:11-09-20 09:25:3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匯金網 作者: |
式下,如果金價下跌,進行套息交易的人只需平去黃金期貨的空頭頭寸,就能獲利;但如果金價不跌反漲,那么套息交易者通常會推遲償還黃金;如此一來,央行的實際黃金儲備將減少。” 歐美央行到底有多少黃金儲備參與套息交易,一直沒有清晰的數據。事實上,歐美央行可以將黃金掉期交易或者黃金套息交易全部計入自身黃金儲備量,畢竟央行只是借出黃金儲備,黃金所有權仍然歸屬各國央行。 毫無疑問,這種黃金套息交易方式存在風險敞口,如果金價持續上漲,借入黃金的機構將面臨期貨頭寸巨虧的風險;如果金價下跌、持平、或小漲,套息交易都還有利可圖。 如果說只有大國才能玩起這種套息交易的話,對于黃金儲備稀少的新興經濟體國家而言,似乎只有增持黃金儲備這一條路。 世界黃金協會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各國政府黃金凈購買量約為203.5噸,幾乎是去年76噸的三倍。其中,韓國央行過去兩個月購買25噸黃金,墨西哥和泰國央行也分別購買了99.2噸和9.3噸黃金儲備。 “不僅是現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以亞洲為首的新興經濟體國家都將成為現貨黃金的大買家。”中裕黃金(上海)有限公司理財經理張峣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于歷史原因,歐美國家的黃金儲備很高,而亞洲國家普遍較低。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之后,儲備美元就等于儲備黃金,導致各國都患上了嚴重的“美元依賴癥”。想要改變這種局面,適當增持黃金儲備無疑是最好的選擇。 “在全球經濟結束衰退之前,在美聯儲停止濫印鈔票之前,黃金的牛市可能會一直延續下去。如果市場就這點達成共識的話,歐洲央行勢必減少甚至停止出售儲備黃金,而亞洲國家則會繼續大幅增持,再加之對沖基金的興風作浪,金價究竟能漲到多高,真的很難說。”張峣表示。 “中國因素”遭虎視眈眈 “中國應當增持黃金!”通常,國際資金善于利用其對金融市場嫻熟的駕馭能力和對大資金的掌控能力,利用“中國因素”講故事,并憑借期貨市場獲取巨額收益。若中國真要激進地增加黃金儲備,金價將呈指數級上漲。 國家外管理局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外匯儲備已經超過3萬億美元。 而與此同時,各大外資投行紛紛調高了黃金價格的預期。摩根大通甚至一改穩健作風,在預測金價這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