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央行秘密增持了多少黃金? |
發布日期:14-01-15 08:39:15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東方財富網 作者:肖磊 |
是一件特別光彩的事情,因為正如新一任美聯儲主席耶倫所講,人們只有在恐懼的時候才會購入黃金。 五、符合歷史潮流 2013年,按照花旗銀行的預計,全球央行凈買入的黃金有所減少,但依然會達到400噸。也是在2013年,德國等國要求查驗存儲在美國的黃金儲備,卻遭到美國相關機構的拒絕。去年年末(上個月),德國央行行長魏德曼表示,該行計劃在2020年前從法國和美國運回700噸黃金,今年已經從紐約和巴黎運回了近37噸,今后每年運回數量將增加。 有消息顯示,荷蘭等國也將要求將大部分存放在美國的黃金儲備運送回國(荷蘭政府的黃金儲備總量為612噸,其中僅有10%存放在荷蘭,剩余的大部分都存放在美國). 在2013年亞洲市場,包括日本、東南亞等主要貨幣出現迅速貶值的情況下,中國需要更多的戰略資產來支撐人民幣的長期信用。中國央行如果選在2013年大幅增持黃金儲備,既符合全球央行凈增持黃金儲備的舉動,也符合德國、荷蘭等國尋求自我掌控黃金儲備的意愿,更符合中國金融貨幣市場走向國際化而金融系統卻較為脆弱的自身特點需要。 總之,中國央行在擁有1054噸黃金儲備的基礎上,可預計的增加數量可能并不像央行官員口中的那么保守,也不會像一些外媒報道的那樣夸張。我個人的預計是,在2009年至2013年間,中國央行的黃金儲備至少增加了600噸,其中2013年的增持量可能超過300噸。 人民幣的國際信用跟美元信用比起來還差很多。從人民幣國際化以及中國金融市場的發展特點來看,中國的黃金儲備不僅需要持續增加,還應該盡快超越美國(美國目前擁有8000噸的黃金儲備)。要知道美國在1944年布萊頓森林體系下強制啟動美元國際化之時,其官方黃金儲備達到22000噸,當時全球央行的官方總儲備還不到3萬噸。中國不僅需要用常規的經濟綜合(行情 專區)發展來觸動人民幣國際化,還需要增加黃金儲備等非常規手段來增加人民幣信用風險控制能力。這就像一支軍隊,不僅需充備的后勤、先進的管理和強健的身體,還應該裝備相應的武器。 比如在極端的情況下,國際市場可以不相信人民幣背后政府的償還能力,但因中國央行擁有巨量的黃金儲備,人民幣背后的真正含金量不容忽視。必要的時候中國政府可以用黃金來應對人民幣的貶值和被惡性拋售風險。黃金的金融屬性在歷次亞洲以及全球貨幣危機期間已經被反復驗證。在人民幣進入國際市場參與各類逐利以及破壞性質的生存博弈之前,包括增持黃金在內,中國央行做任何準備都不過分。 至于中國央行何時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