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劇臉譜 中國特色----2008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1盎司紀念銀幣(第3組)賞析 |
發布日期:12-06-11 12:05:3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 |
“那一年的/雪花飄落/梅花開枝頭//那一年的/華清池旁/留下太多愁……”
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用他那獨特的“雙聲”——前五小節用男聲演唱,后面的則是用他那極具空靈的“女聲”演唱,然后又是男聲“女聲”的循環唱腔,給我們帶來了一次視聽全新感受。在那時尚唯美的字詞畫面中,我們恍惚已跟隨李玉剛,一同去感受唐玄宗與楊貴妃“柔情千百轉,千年愛恨情”的離恨別緒。這,就是音樂的魅力,更是京劇獨有的特色! 京劇文化源遠流長,既承載了中國文化的內涵,還融入了其他藝術形式,具有“中國標志”的稱謂。首先,京劇價值在于其獨特的藝術形式。京劇歷史的悠久、表演規律的高度程式化、名家流派的豐富輝煌,都為就京劇奠定了獨樹一幟的藝術特點,從而形成了區別于現代時尚藝術的“品牌”;其次,京劇本身就是一門綜合性藝術,她的每個組成部分都有可拿來欣賞的美學價值。試看當今時代,看得到的雕塑作品、聽得到的流行音樂(如《新貴妃醉酒》)、以及集視聽的電影媒介,它們身上都有京劇的影子——雕塑作品能見到“臉譜”原型,而音樂或電影的組成元素大多來源于京劇。另外,相較于其他藝術形式,京劇承載了更多深刻的文化內涵。京劇歷史淵源,中間必經歷了很多風雨的洗禮,有過低谷,有過輝煌。無論是從裝扮、服飾,還是從故事情節,亦或是其內在蘊涵的生活哲思或人生倫理都有中國傳統文化的烙印。細賞京劇,能讓人在其文化藝術氛圍內靜下心來,感悟生命與藝術的樂趣,體驗靈魂與靈魂的對話。最后,京劇之所以為“中國標志”,是因為其源于中國、盛行于中國,所以,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京劇再一次以艷麗的姿勢呈現于全世界面前,以展她的美妙絕倫。 在人的臉上涂上某種顏色以象征此人的性格、特質、角色和命運,是京劇的一大顯著特征。觀臉譜之色,可幫助欣賞者理解劇情,可讓人讀到劇外的深層蘊義。簡而概之,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而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兇詐邪惡;金臉和銀臉則為神秘,代表神妖。臉譜起源于上古時期的宗教和舞蹈面具,留用至今。 2008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紀念銀幣(第3組) 1盎司之一背面圖案便是京劇“臉譜”。 2008北京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1盎司紀念銀幣(第3組)正反面 自1951年芬蘭第15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首次發行“奧林匹克紀念幣”以來,由奧運會主辦國發行奧運會紀念幣已成為慣例。2008年舉世矚目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在北京舉辦,實現了中國人民的百年奧運之夢,也為向世界傳播五千年中華文明提供了重要平臺。為銘刻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弘揚奧林匹克精神、宣傳中國北京,中國人民銀行已計劃自2006-2008年連續發行三組北京奧運會貴金屬紀念幣。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貴金屬紀念幣(第1組)和(第2組)已分別于2006年9月和2007年6月成功發行,第29屆奧運會貴金屬紀念幣(第3組)則是該系列的延續。 該組紀念銀幣正面圖案都相同,均為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會徽及中國傳統對龍造型,并刊國名“中華人民共和國”字樣以及“2008”年號,背面圖案則因規格的差異而不同。1盎司紀念銀幣共有4枚,背面圖案各不相同,該幣背面圖案則以“京劇”臉譜為主題,兼有“傳統工藝窗格”圖紋,并刊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中文字樣以及 “10元”面額。 該幣背面圖案除了溫文爾雅的“青衣”倩影及鏗鏘有力舞動道具的“刀馬旦”身姿外,還有代表忠勇向上的“紅色”臉譜之型。“旦角人物”形象以樸實銀色為主調,而臉譜之色則以鮮明的彩色調示人,浮雕工藝造就簡約而有力的對比,逼真生動地表達了“臉譜”之于“京劇”的獨到之處;而臉譜之形位于幣面一“側”,也正“側”面映襯了“京劇”之于“中國”的重要意義,頗有意味。 品味佳幣,那一聲聲獨特有力的京劇唱腔尤如在耳,繚繞悠遠…… 深圳中泉錢幣彩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