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論秦漢的黃金貨幣 |
發布日期:09-10-20 08:58:4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黃金網 作者: |
尺度,不如銅錢來得明確。其次是黃金貨幣與銅錢之間沒有法定的比價,銅錢是西漢貨幣制度的主體,因而黃金的自身價格因時因地時有高下,是一種不穩定的價值尺度。物價的計算、賦稅的征斂、財產的統計、國家財政的庫藏,如果用一種不確定的價值尺度去衡量,顯然是行不通的。處于稱量貨幣階段的黃金貨幣,其價值尺度所具有的局限性,在貨幣流通中不得不讓位于價值尺度比較明確的銅錢。 當然,在價值尺度上具有局限性的黃金貨幣,不等于說不具備價值尺度。但我們可以發現,有不少文獻記載黃金的價值尺度是不精確的。如梁孝王"有léi@⑤樽直千金"[③⑥]。漢武帝"一馬之飾直百金"[③⑦];陸賈有"寶劍直百金"[③⑧],等等。這里的léi@⑤樽、馬飾、寶劍都是封建統治階級生活享受的侈奢品。要衡量這些經過精工細作、不惜工本的侈奢品的價格,不可能有精確的價值尺度。所謂"千金"、"百金",并不是精確的一千斤與一百斤黃金。其他如"千金之產"、"萬金之家"[③⑨],也都是一種不確定的價值尺度。所謂"百金,中人十家之產也"[④⑩],并不是說超過或不到十金就不是"中人"之家,只是一個大概數。此外如"湯死,家產值不過五百金"[④①];揚雄家產"不過十金"[④②];尹齊死,"家直不滿五十金"[④③]。這里的"不過""不滿",都不是精確的數字,所顯示的價值尺度也只是個約數。由此可見,黃金貨幣不確定的價值尺度,決定了與其他物品比價的不精確性。從出土的漢簡中,我們可以看到銅錢與其他物品的比價有非常明確的價值尺度,例如"侯長@⑥得廣昌里,公乘禮忠年三十:小奴二,值三萬;大婢一,二萬;馬五匹,二萬;牛二,六千;牛車二輛四千;軺車一乘,值萬;宅一區,值萬;田五頃,五萬;共十五萬"[④④]。但翻遍漢簡,找不出一條有關黃金與其他物品之間的精確比價。這決不是偶然的。黃金貨幣不確定的價值尺度,必然被同時通行而有明確價值尺度的銅錢所代替。 以稱量來決定價值大小的黃金貨幣,雖然在價值尺度上不能與銅錢相比,但黃金與銅材相比,黃金的價值顯然高于銅材,這里由黃金屬于貴金屬所決定的。因而,在大宗賞賜中,黃金貨幣的優越性卻遠遠超過銅錢。漢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鑄作馬蹄金與麟趾金時,明確規定這些黃金貨幣"因以班賜諸侯王"[④⑤]。據彭信威先生統計,西漢賜金總額達八十九萬余斤[④⑥],而漢武帝賞賜衛青與霍去病分別是二十萬與五十萬斤之多[④⑦]。在軍事活動頻繁與后勤供應緊張的情況下,賞賜黃金貨幣顯然比賞賜銅錢來得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