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周期不可逆 貴金屬步入熊途 |
發布日期:12-12-21 09:00:32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孫永剛 |
漫畫/官兵 2012年貴金屬以上漲拉開帷幕,不過隨著歐洲問題的發酵又開始下挫,之后伴隨著第三輪量化寬松(QE3)預期再次上行,但金價在1800美元/盎司的關口受阻后再次掉頭向下,不難看出QE的邊際效應已出現明顯遞減,并且美國財政懸崖的危機也讓貴金屬疲弱。從長周期看,貴金屬走勢或許沒有那樣復雜,全球財富的極端錯配,以及政府資產負債表的不可逆周期,或許早已預示著貴金屬的窮途末路。 全球經濟下行周期未完 歐洲債務危機依舊是一個長周期的博弈,而美國經濟的去杠桿周期也遠未過去,金磚四國的經濟增長下滑已經是轉型的見證,F階段不論從制造業采購經理指數(PMI)、進出口數據還是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來衡量,全球經濟運行的效率依舊在降低,而經濟下行的周期也遠未完結。 債務危機已經成為這個時代揮之不去的陰影,源頭來自于政府一直崇尚的哲學:用債務來解決債務,將私人部門的債務通過財政和貨幣政策轉移到政府自身,然后通過私人部門的去杠桿化,使得經濟重新運轉,然后政府找到一個相對合適的契機選擇退出。這一切看似是理想的結果,但是當全社會的債務不斷積累到一個不可運轉的上限,當一個社會的財富被部分的利益集團所壟斷的時候,以債務為基礎的經濟模式將被改變,用債務去解決問題的方式也必須尋求突破。 債務是全球范圍的一個關鍵詞,不管是發達經濟體還是新興市場經濟體都被這種病魔纏身。更為堪憂的是新興市場經濟結構的薄弱,曾經一度依靠發達經濟的需求得以騰飛的經濟,如今面對著巨大的挑戰,國內經濟結構的不完整也造成了經濟運行的低效率,最為根本的問題是如何將內需增強,成為未來助推經濟的動力。不論如何債務該如何消除也成為煩惱新興經濟的一個重要命題。 經濟規律迫使全球政府進入資產負債表的修復周期,美國大選之后奧巴馬的加稅減赤政策就成為未來美國政策的必經之路。次貸危機使得全球財富又一次錯配至少數利益集團之中,而政府的舉措也并未改變經濟周期的回歸。減赤的本身在于平衡,而社會的平衡才是一個更加關鍵的命題。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一直是金融市場的一個關鍵因素。市場對于美聯儲QE的預期從未休止,2012年年底的美聯儲最后一次議息決議推出了QE4,但并沒有給市場帶來多大的助推。其實QE的邊際效應在今年10月表現得非常明顯了。美國財政懸崖依舊是兩黨政策分歧的關鍵點,對于減赤道路的不同選擇。 自1971年美國美元與黃金脫鉤以來,黃金與美元就形成了獨特的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