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曲折不改黃金牛市征途 |
發布日期:12-04-06 08:35:28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期貨日報 作者: |
國基礎貨幣的增加也在不斷攀升,不過攀升的速度并沒有那么快。美國的基礎貨幣在2008年—2011年11月期間共計上漲了205.8%,金價不過上漲了65.8%而已。雖然,時下有很多人認為黃金價格有泡沫,但我們認為貨幣及債務的泡沫更大一些。
不斷膨脹的各種債務推動貨幣貶值,黃金價格不斷上漲。過去10年中,美元與英鎊對黃金喪失了80%的購買力,而日元、歐元及加元則喪失了70%。更多貨幣沒有國際化的國家,他們的央行只能大量購買黃金以對沖貨幣貶值風險。根據一些機構的數據,中國與印度央行在2011年購買了500噸黃金,相當于全年黃金礦產量的五分之一。從2009年以來,全球央行成為黃金的凈買入者,而全球的養老基金及保險基金也開始發生轉變,他們大量購入黃金及相關概念的股票,黃金在危機四伏的今天成為了這些基金所青睞的對象,預計全球超過200萬億美元的資產將源源不斷地涌向黃金。 黃金市場新趨勢 近來黃金市場出現了一些新的變化,最主要的新趨勢有兩個:一是各國央行從黃金的凈賣出者轉變為凈買入者;二是黃金價格波動性明顯加大。世界黃金協會最近公布的《黃金需求與趨勢報告》顯示,2011年黃金需求增加了0.4%,同期黃金的平均價格上漲了28%。中國在去年第四季度成為全球最大的黃金珠寶及投資需求市場,印度緊隨其后。不過,就全年來說,印度的黃金需求還是居全球之首,為933噸,中國為770噸。 匯豐銀行預計伴隨著收入水平不斷上升,中國對于實物黃金的需求仍將保持旺盛。根據世界黃金協會的預測,中國國內對于黃金珠寶首飾及投資的需求在2012年將進一步增加20%。 自美聯儲從2007年大幅減少利率以來,各國央行都增加了黃金儲備,現在全球央行黃金儲備約為31000噸,為6年來的最高水平。單就2011年來說,全球央行購買了440噸黃金,這個數字為1964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但并非所有國家都是黃金的買家,如西方許多債臺高筑的國家,他們成了主要的賣家,而新興經濟體則是主要的買家,2008年以來新興經濟體的黃金儲備增加了25%。但是央行的黃金儲備在全球黃金總量中的比例有所下降,而私人領域持有的黃金數量則在增加,其實這種趨勢從1979年就已經開始了,隨著私人不斷把黃金納入金融資產,官方的黃金儲備持續下降。 黃金一直被人們看作是一種避險資產,從金融學的角度來說,黃金有著較小的波動率,甚至比屬性相近的白銀還要小很多。從去年的情況來看,上半年黃金波動率一如既往表現得很平穩,但是下半年的情況則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