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長率差值”預示黃金牛市終結 |
3月6日,全球股市以及黃金石油都呈現暴跌。道指暴跌203點,收盤為12962點。黃金當日跌了31.8美元。誰終結了漲勢?是中國。中國官方在二會期間已經明確下調了未來的經濟增長率,保“8”已經成為歷史。另外,溫總理嚴厲表示,中國會控制債務的膨脹,這是一個去政府投資杠桿化的信號。 那么堅挺的黃金為什么大跌呢?很流行的理論是“紙幣如紙”,即按照宋鴻兵的說法,紙幣會越發越多越來越像紙,所以真金白銀才可貴。這是一種貨幣存量的觀點,即黃金的支撐力是整體貨幣存量。 其實這都是非常錯誤的觀點。我們已經證明黃金上漲跟通脹無關,黃金跟整體貨幣存量的高增長無關,黃金跟股票市場的火爆或者蕭條無關,黃金跟債市紅利水平無關,黃金甚至獨立于經濟周期。比如次貸前和次貸危機期間,通脹下黃金漲通縮下黃金也漲,道指狂跌時金漲道指狂漲時金也漲。當然,黃金也并非永恒,2000年之前的“克林頓十年”是黃金跌跌不休的十年。 我們堅持“增長率差值理論”,這是對“特里芬難題”的新演繹。特里芬難題是:美元是全球需要,但美國的實力卻是世界經濟的局部,局部支撐整體有悖論,美元迎合全球需要,則美元幣值下跌,美元根據美國實力供應,則全球出現貨幣緊縮。我們認為即使美元滿足全球需要甚至過度泛濫,只要美國的經濟增長若超過全球平均速度,那么人們將會預期未來美國依然能支撐其幣值。而在這種情況下,美元將壓倒性地打擊黃金。否則,黃金將飆升不休。 在克林頓新經濟時期,即1991-2000年的美國年均GDP增長率達到3.7%,而此時全球的經濟增長率是2.6%,美國和世界差值是+1.1%,黃金跌了整整十年。而從2001年至2011年,全世界的GDP增長平均速度達到了4%,而美國在3%以下,美國和世界的差值是-1%,黃金飆升了十一年。 黃金在去年8月23日達到了每盎司1912美元的歷史紀錄,隨后就開始下跌,最重要的原因是當時美國ISM制造指數開始變好,美國經濟增長率逐季上升。現在則變成3%,而全世界呢?隨著歐洲的變糟和新興市場減速,人們對2012年世界GDP增速的預測從4%下調3.2%,而且還在惡化。而美國原本只有1.8%的預測增長,現在則變成了3%。世界下降得快而美國上升得快,增長率差值(體現在導數上)的變動已經反映出一種不利于黃金的悲觀轉折。 接下來黃金會怎樣?回到美股暴跌和中國減速的關聯思路上。我們認為,隨著中國代表的新興市場將減速的負面影響“傳遞”到美國,世界經濟也許會從3.2%下降到3%,而美國也不會保持3%的水平,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