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大宗商品坐上“過山車” 白銀先抑后揚 |
2012年是大宗商品期貨市場較為糾結的一年,雖然全球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給了大宗商品市場流動性支撐,但是世界經濟在經歷金融危機創傷后的久病不愈、萎靡不振拖累了大宗商品需求。從國內市場來看,大豆下游產品豆粕期價漲幅較大,能源化工板塊焦炭跌幅較大;從國際市場來看,黃金市場依然延續牛市行情,而需求減弱令原油價格未能重演上漲行情;農產品價格因干旱天氣“因禍得福”,大幅飆升。展望2013年,國際大宗商品市場走勢仍將取決于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形勢如何。有專家認為,在所有大宗商品中,黃金上漲將會延續。 黃金 延續牛市 黃金期貨連續第12年上漲。雖然又走過了一年牛市,但是金價扛得有點累。 昨日,歐美市場進入圣誕假期,金市表現清淡。截至12月24日,紐約商品交易所黃金期貨市場交投最活躍的2月合約黃金期價收于每盎司1659.5美元,較去年年終收盤價每盎司1567.09美元上漲5.9%。 利好量化寬松助漲 2012年,全球貨幣政策集體大寬松,貨幣流動性泛濫,在貨幣競相貶值、紙幣信用潛在危機越來越大的背景下,黃金具有避險保值的功能,金價上漲是必然的結果。 從歐洲央行2月29日宣布啟動第二輪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到9月6日確認直接貨幣交易計劃(OMT)購買國債計劃;從美聯儲9月13日確認推出第三輪量化寬松(QE3),到12月12日推出第四輪量化寬松(QE4);從中國央行啟動天量逆回購,到日本央行年內5次擴大資產購買及貸款計劃規模。量化寬松的觸角幾乎已經延伸到全球經濟的每個角落。 不過,市場對量化寬松已經產生了審美疲勞,美聯儲推出QE4對貴金屬價格提振作用非常有限。光大期貨分析師孫永剛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市場對于黃金未來無限的期待其實來自于政府無限貨幣超發的預期,可現在全球政府已經達到了資產負債表的上限,從經濟周期上來看,緊縮貨幣將成為必然。黃金是金融水位浮標,其價格的主導來自于基礎貨幣的對沖,而政府貨幣政策將主導基礎貨幣多寡。預計貴金屬期貨將迎來實質利空。” 利空實際需求下滑 黃金的需求也并不如之前幾年那么旺盛,特別是實物黃金需求出現了較大松動跡象。 孫永剛指出,2012年第三季度黃金的需求量出現同比10%的負增長,雖然供應量也同比降低2%,但是這樣的需求降幅依然體現出黃金需求的疲態,尤其是在金塊、金幣的投資需求上的降低,很難認為人們依然相信實物黃金是最好的投資方式,這一點從去年就已經開始凸顯。更值得關注的是,市場一直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