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大宗商品坐上“過山車” 白銀先抑后揚 |
略上,可以逢低買入。 原油 沖高回落 2012年,國際原油整體呈現沖高回落的走勢,并且表現出商品屬性的季節性規律。 繼續受美國“財政懸崖”擔憂重壓,國際油價12月24日微跌,紐約商品交易所2月交貨的輕質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88.61美元,較去年年終收盤價每桶98.8美元下跌10.3%。當天,2月交貨的倫敦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收于每桶108.80美元,較去年年終收盤價每桶107.38美元上漲1.3%。 原因需求不振 2012年1至3月,承接2011年冬季的需求小旺季,原油需求尚可,推漲油價的主要因素來自歐美對伊朗的制裁,制裁措施直接導致全球原油市場減少了100萬桶供應,且關于美伊沖突的消息不斷,原油價格在3月站上年度高點。 上海中期期貨分析師李宙雷指出,3月初創出年內新高之后,油價自高位大幅暴跌。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原油期貨自3月初的110美元/桶下跌至6月下旬的80美元/桶,同期布倫特原油從125美元/桶下跌至90美元/桶,歐債危機的不斷惡化是導致油價暴跌的罪魁禍首。此外,沙特大幅增產至1000萬桶,也是打壓油價的關鍵因素之一。 不過,在6月底歐盟峰會推出強有力的措施避免歐債危機蔓延之后,油價自年內低點逐步回升。同時,美國夏季汽車消費旺季加快了油價上行的力度。在持續回升至9月中旬之后,原油達到年底第二高點。不過,隨著需求淡季來臨,季節性弱勢以及美國大選的政治因素,油價再次出現高位回落的格局,在需求不振的情況下,維持高位的歐佩克原油產量及經合組織(OECD)庫存對油價形成明顯壓制作用。 展望區間震蕩 光大期貨分析師董丹丹指出,展望2013年,由頁巖油開采引發的北美原油產量大增將繼續,北海地區主要產油國英國、挪威的產量預計將繼續下滑,俄羅斯等國產量維持穩定,整個非歐佩克國家2013年供應將呈增長態勢。伊拉克戰后產量穩步攀升,沙特仍有20%的產量余量,在伊朗核問題不引發軍事沖突的情況下,伊朗供應減少的幅度有限,歐佩克組織供應充足。2013年原油供應端成為拖累油價的因素之一。 國泰君安期貨分析師胡慧也認為:“2013年原油供應將增長的可能性大!泵绹茉词痤A測,明年美國原油產量將增長5%,2020年美國將成為世界第一大產油國。而發達國家對原油的消費量持續萎縮,經合組織國家原油等燃料日均消費量明年將繼續減少20萬桶。另外,伊拉克的產量增長的可能性大。 需求方面,胡慧預計,2013年原油市場需求端出現急劇擴張的可能性較低,但繼續收縮的空間也基本有限,對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