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媒揭金價暴跌內幕:“中國大媽”僅是跑龍套 |
。 黃金投資行為本來就傾向于從眾心理,過去幾個月的黃金弱勢,一定會導致投資人做出拋售黃金的決定,這也是為何國際投資銀行一直喊話的原因。金融大鱷當然希望將黃金打到低點再承接,賺取來回差價,而在這個短期間內的確是占了上風。不過由于東方世界以黃金為主要投資和保值產品的傳統,金價是否長期走入空頭,恐怕尚難定論。 其二,東方人購買黃金,多少是對虛擬貨幣不信任的表現,中國大媽的行動只是其中的代表而已。自從2008年金融海嘯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包括美國聯準會和歐洲央行,不斷以貨幣量化寬松措施,挹注不需成本的貨幣到金融市場,才導致黃金價格的大幅上揚,最高曾一度接近2,000美元。最近因為美元又轉為強勢,金價應聲暴跌。如今連日本也有樣學樣,無限制挹注資金到市場,全球先進國家相繼采取如此不負責的行為,不知將伊于胡底。 面對此種情勢,在東方人看來,至少黃金是實體存在的產品,而且因生產成本不斷提高,供給有限,長期保有應能維持一定的價值。在變化難測的國際金融市場,美元和歐元的價值到底會如何變化,實在令人擔心。換個角度看,這恐怕也是東方世界與西方世界的一種抗衡。 最近開始許多西方媒體已密集出現一些報道,重點都指向:現在的歐美股市走的是“無基之彈”,而在某一時間、發生某一事件,就可能讓當前虛假的榮景一夕崩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