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該放棄黃金投資 年底前有望迎來一波漲幅 |
40%,由此對比兩個時代的數據,或許布局黃金的時機已現。 美國退出量化寬松政策并不等于金融市場流動性的枯竭,更不等于低利率時代的終結。在股票與房地產的漲勢告一段落后,目前回到低位的金價將可能重新引來資金競逐。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投資人需要密切注意的不只是當今消費者對黃金的態度,作為未來可能成為全球國力領先國家,中國與印度是當前全球黃金消費量最大的兩個國家,除了GDP的總量,這兩國還有沒有其他令人信服的軟、硬實力?筆者認為黃金儲量將是其中之一。 我們看到,即使在債臺高筑瀕臨破產之際,歐美仍不愿賣出手上漲幅已高的黃金,目前美國擁有全球單一國家最高的黃金儲量8133噸,歐元區最高的為德國(3391噸),整體歐元區國家共有近10000噸。若把黃金作為國力的一環來考量,中國的1054噸黃金儲備和印度的557噸都有大幅提升空間。充足的黃金儲備對未來中、印兩國的貨幣國際化會帶來更多的穩定力量。今年到現在為止的大半年來,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實物交付量已接近全球生產總量的50%。相比之下,紐約商品期貨交易所下的紐約商品交易所交易量卻少得可憐,說明歐美投資人因金價下跌而不愿賣出,而中國投資人卻在持續買入。就國家而言,長期持有的心態是堅定買入實物,一旦供給需求逆轉,金價走勢可能超乎所有人預期。 不可否認,目前的基本面、技術面、消息面,都對金價走勢很不利,所以投資人在看好長期金價的同時也須掌握好投資節奏。中國正在狠下工夫在經濟上著重結構改革,買入黃金將是一個長期且緩慢的進程,但新興國家央行買進黃金分散外匯儲備的趨勢不僅限于中國,所以黃金長期買盤動能仍較為強勁。 以筆者之見,短期金價以每盎司1550美元為強弱分界,若歐美經濟復蘇不如預期,將可能刺激金價向上,而最扎實的上漲來自于中印兩國經濟增長回穩,居民收入的提高。目前黃金相關類股普遍跌幅高達五至七成,黃金相關類股已浮現價值洼地,無論金價短線漲跌如何,至少黃金類股上漲是大概率事件。只是請注意,黃金投資的比例,一般只占資產配置池的10%至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