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宋鴻兵V:一個人的戰爭 |
發布日期:11-07-05 16:00:1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全球商業經典 作者:李國卿 |
守了。“人民戰爭他們沒見過”—這是他經常在微博上揶揄華爾街的話;“微博速度我也沒有見過”—同樣的揶揄恐怕也應該送給他自己。 2011年4月下旬,宋鴻兵到加勒比海度假—這個假期最后基本上給粉絲們興奮的行情通報給毀了。彼時銀價正直沖50美元。 “2009年年底我說過,2011年銀價大漲,但沒想到,它這樣漲?!”(2011-4-22 20:59) “工行系統出錯?冷……”(2011-4-22 21:55) “白銀比加勒比的天氣還熱啊!哈哈……”(2011-4-23 01:14) 事后看,宋鴻兵的直感是非常準確的—這正是一個冷熱轉折點。忍無可忍的CME很快就會祭出單方修改規則的殺手锏。 但每每審視這一頁,令我暗暗稱奇的卻是微博這種社交媒體對于人物細微心理的忠實記錄。也許每天例行瀏覽的感受不明顯,但若是把人一個階段的微博集中時間從頭到尾過上一遍,始終互證,真好似促膝談心。 除了那些直接的抒發,有時候博主偶爾發布的一些好像不相干的感觸也能讓人玩味久之。比如這一段: “在哪里都是5%的人統治著95%的大眾,無非是統治手法不同而已。中國乃至世界政治的核心問題就是如何平衡這95%和那5%之間的利益關系,讓大家都能喘得過氣來。和諧是大道。” 我曾當面問他此條微博是否有所感而發?尤其是4月25日白銀沖頂時他又寫了這樣一句話: “每扇為你敞開的門,背后都有個開門的人。” 但他沒有正面回應。 其實在這個案例中,5%的說法過于謙虛了,白銀教父只是一個人。 4月21日。晚上快10點了,任志強還在辦公室。他整理了一下那兩天收到的新書,用Iphone拍了張照片,然后上傳到微博。 把圖片放大,這樣就可以清晰地看到書名:《華爾街1、2》、《貨幣戰爭2、3》,還有大前研一的《研磨商業力》、《工業力》,等等。 “微博控”名不虛傳,轉瞬間“評論”、“轉發”成百增加。罵聲也不期而至。 @史蒂文鄒:都是沒思想性的垃圾書。 @任志強:回復 @史蒂文鄒:大前研一的書很優秀。 @我叫白志強:@宋鴻兵的書怎樣? 不知是宋鴻兵本就關注任志強還是因為被@到了,這時候也湊過來答話:“雖不相識,很愿意傾聽任大哥的意見。” 當天白銀價格大概是47美元每盎司,比起宋鴻兵正式而高調地鼓動“人民革命”的半年多前上漲了150%。 然而任大哥并沒有接白銀教父的話茬,而是直接回復那位與他同叫“志強”的粉絲:“陰謀論。” 一個多月后,5月25日,在他新組建的以“貨幣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