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金白銀”是否依舊有投資價值 |
金融海嘯余波未平,2011年上半年的全球投資市場依然圍繞后危機展開,在信用貨幣流動性過剩的背景下,“真金白銀”依然是上半年最受關注的投資品。 然而,金銀價格走勢出現了分化,“真金”依舊,整個上半年國際金價穩步上升,持續堅挺;而“白銀”卻遭遇了“超級過山車”行情,在經歷暴漲后一度滑入了30年一遇的暴跌通道。金銀投資“年中考”成績已出,下半年金銀市場是否還有機會? 上半年金銀價均創新高,白銀坐上“超級過山車” 2011年上半年,黃金市場相對平穩,連創新高,白銀則在經歷了暴漲之后遭遇了30年一見的快速暴跌。 6月30日,上半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國際現貨金價沖高回落,最終收于每盎司1500.83美元,這也反映了近期國際黃金市場已處于較長的盤整期,金價基本圍繞1500美元大關展開爭奪。但上半年黃金市場依舊穩健,年中金價相比于年初金價上揚約6%。 當日,國際現貨銀價收于每盎司34.59美元,國際銀價上半年上漲約9.5%。但國內銀價今年以每公斤6660元開盤,上半年最后一個交易日再上7500元大關,上漲了13%。 興業銀行(601166,股吧)分析師蔣舒分析,今年上半年,美聯儲第二輪量化寬松政策下,美元的疲弱仍是金、銀價格整體上揚的主動力,歐洲央行4月份的一次加息更是助推了美元的弱勢和貴金屬的強勢。 但有趣的是,相比于穩步上行的黃金市場,白銀市場則經歷了罕見的暴漲暴跌。上半年國際白銀的暴漲自1月28日每盎司26.35美元開始啟動,最高達到4月25日的每盎司49.83美元,漲幅達到89.11%。正當市場認為銀價將迎來新一輪歷史突破之時,5月初的一周,白銀卻經歷了30年罕見的連續暴跌,一周之內總計跌幅高達25%。 蔣舒認為,白銀價格的快速大幅下跌是基本面、技術面和心理面三重因素疊加的后果。從基本面上看,4月白銀快速上揚行情受到了歐元加息和美聯儲軟弱無力的議息會議聲明的刺激,美元已經積聚了相當大的回調動能,恰逢此時,本·拉丹被擊斃的消息傳來,美元借機轉強,降低了市場的風險厭惡情緒,從而引發黃金白銀的下挫。從技術面上看,3月份和4月份白銀的快速上揚卻沒有較大的回調,因此有釋放調整壓力的需要。從心理面上看,白銀的超常規漲勢引發了投資者的某種擔憂,導致白銀跌幅被放大。 黃金資深專家、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專家委員會秘書長劉山恩說,上半年黃金、白銀走勢的分化,已經明顯可以感覺到,在后危機時代,信用貨幣貶值的背景下,真正具備“硬通貨”價值的還是黃金,可作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