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從不同題材看中國金幣的文化內涵之十二——賞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系列紀念金銀幣 |
發布日期:11-07-01 16:30:59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簡熙晴 |
馬克思說,神話具有“永久的魅力”,古老的中國民間神話經過幾千年的歷史流淌,56個民族的文化在這里匯聚、撞擊,產生一種特殊的文化模式,對中華民族的人文景觀、生活方式、文化藝術產生長久而深遠的影響。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系列紀念幣以流傳最廣泛、影響最深遠的民間神話為藍本,是中國貴金屬紀念幣世界中一朵燦爛的奇葩。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金銀紀念幣(第1組)盤古開天地紀念金幣
中國民間神話故事彩色系列紀念幣共三組,分別于2001年至2003年間發行,每組包含1/2盎司金幣、5盎司銀幣各一枚以及1盎司銀幣兩枚。題材涉及了《山海經》、《左傳》、《國語》、《楚辭》以及《淮南子》、《搜神記》等著名典籍中記載的民間神話故事。其中既有諸如盤古開天地、夸父追日、精衛填海這樣的上古開辟創世神話,通過綺麗大膽的故事情節,把我們帶進中華民族古代幻想藝術的世界中;也有天女散花、八仙過海、哪吒鬧海、鐘馗驅鬼這樣鬼神信仰的民間神話,從這里我們可以透視古代先民的世界觀和價值觀;還有鵲橋相會、劉海戲蟾等等這樣浪漫凄美的愛情神話,反映了中華民族樸實純真、向往圓滿的感情觀。該套金銀紀念幣上著墨描繪的都是凝聚中華民族聰明智慧、深為廣大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民間神話,它們是中華民族文化藝術的母體,是原始社會到今天的中國本原文化的延續,是歷史最悠久、群眾性最廣泛、歷史文化內涵最豐厚的藝術形態之一。筆者個人以為,這套幣是中國貴金屬紀念幣中色彩最漂亮、最富有童真想象力的作品,不僅因為它的題材廣泛,更在于它夸張、生動、質感十足的藝術表現方式。
在中國民間長期被民眾的審美眼光所公認的、不知道被流傳了多少年的這些神話故事們,是融注了底層民間智慧,經過歷代文人、士人、畫家等等反復錘煉而形成的作品,是中華民族集體審美意識的產物。在中國傳統文化的天平上,它們曾經作為理想與現實之間游動的尺碼,調節和平衡著我們這個民族的精神和心靈,以它純美瑰麗的藝術力量,滋潤養育著中華民族。當它被搬上了紀念幣的舞臺,在準確、生動和優美的造型中賦予神話人物以各種不同的性格和氣質,使他們擁有拙樸、古趣、厚重,有美感、有性格、能夠被現代人所接受的力量。紀念幣上以高反差的色彩對比來襯托雕刻的立體感,制造出更加戲劇性的效果,使畫面出現豐富的色彩語言,原本出現在遙遠的典籍和孩子夜晚床頭故事里的神話人物鮮亮活了起來,彩色移印工藝和金屬浮雕產生的化學反應像一股清澈的泉水,灌溉中國民間神話生長的土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