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貨幣化之謎 黃金能否提供一劑解藥 |
發布日期:13-05-28 16:37:4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黃金網 作者: |
一,向松祚還是認為,黃金最好的時代已經過去,黃金現如今是一個普通的投資產品,而各國央行也幾乎沒有可能再將貨幣和黃金掛鉤。 因此,向松祚表示,在解決高貨幣化這一全球性經濟“疑難雜癥”的過程中,黃金很難再重新發揮其對貨幣供應量的制約作用。但他表示,各國央行還是應該持有一定量的黃金用來抵御未知風險。 而華東師范大學金融系副教授周潔卿對此并不認同:“經濟萎縮了,政府要走出經濟困局,就不斷發行信用貨幣,引發更大規模的通貨膨脹,走入一個惡性循環。在這樣的情況下,應對紙幣貶值的最好辦法就是持有黃金。這也是自從高貨幣化問題凸顯開始,黃金的牛市便同步持續了十余年的原因。” 她表示,目前學界對于“黃金無用”的說法過于片面,只看到短期內黃金價格的下跌減值,而沒有看到黃金長期保值、抵御風險的作用,反而算了一筆“糊涂賬”。 “目前金價的變化是一個合理的調整期。”周潔卿認為,自美國“9·11”事件后,美國經濟一直處于一個比較低迷的時期,美元的走弱也使得金價被推上了一個高峰。但隨著美國“元氣”的逐步恢復,金價也勢必會慢慢向合理的價格回歸,這都是市場經濟下的正常波動。 在周潔卿看來,日本人民對于黃金的投資是一個很好的借鑒。“全球貨幣體系崩潰后,黃金和美元不再掛鉤,很多人不看好黃金,買黃金要有底氣,還要有勇氣。在誰都不要黃金的時候,日本投資者卻開始持有黃金,有很強的前瞻性。”她說。 上世紀80年代初期,本來熱衷于投資房地產的日本投資者,在屢次的地震中發現,暴露在外的資產并不可靠,黃金反倒是保值的一個絕佳選擇。加上在那時的日本,資金存在銀行不但沒有利息,還要收取保管費,于是黃金投資尤為火爆。 “現在這個時期,有些像80年代的日本,金價的短期調整讓越來越多的人對黃金失去了希望。”周潔卿說,“但我們持有黃金,萬萬不可急功近利,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一些。按照各國政府的發展模式和紙幣發行的速度來看,黃金抑制通貨膨脹的作用慢慢會凸顯出來。” 另一方面,鑒于中國日益擴大的貧富差距,開征遺產稅已列入中國稅制改革的議事日程。“一旦真正實施遺產稅,相信也會有更多人選擇投資黃金。”周潔卿表示。 也許黃金并不是解決高貨幣化的終極“處方”,但至少能在快速膨脹的經濟之中,為焦灼的投資者“降降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