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套人民幣紙幣趣談 |
發布日期:09-11-18 16:39:4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中國集郵報 作者:何繼忠 |
目前在我國流通領域使用的是二十幾年前發行的第四套人民幣和1999年以來陸續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第五套人民幣分為兩個版別,分別是1999年款和2005年款。流通的貨幣中尤以1999年款最為閃亮,它創造了我國錢幣史的多個第一:生產工藝最先進,防偽措施最完善,是第一套完全由發行系統設計制作的鈔票,它的發行標志著我國貨幣生產發行內部機制日趨完善。第五套人民幣以票面簡潔、色彩明快、幣值合理等著稱,各面額正面均采用毛澤東同志建國初期的頭像,底襯采用了我國著名花卉紋飾圖案,背面主景圖案分別選用了人民大會堂、布達拉宮、桂林山水、長江三峽、泰山、杭州西湖。有代表性的寓有民族特色的圖案,充分表現了我們偉大祖國悠久的歷史和壯麗的山河,弘揚了偉大的民族文化,加之先進的防偽工藝,深受人們的喜愛。 99年10月1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50周年之際,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第268號令,中國人民銀行陸續發行第五套人民幣。采取“一次公布,分次發行”的方式。發行這套人民幣時,央行新聞發言人稱:“第五套人民幣繼承了我國印制技術的傳統經驗,借鑒了國外鈔票設計的先進技術。在原材料工藝方面做了改進,提高了紙張的綜合質量和防偽性。固定水印立體感強、形象逼真。磁性微文字安全線、彩色纖維、無色熒光纖維等在紙張中有機運用,并且采用了電腦輔助設計手工雕刻、電子雕刻和曬版腐蝕相結合的綜合制版技術。特別是在二線和三線防偽方面采用了國際通用的防偽措施,為專業人員和研究人員鑒別真偽,提供了條件。與第四套人民幣相比,第五套人民幣的防偽技能由十幾種增加到二十多種,主景人像、水印、面額數字均較以前放大,便于群眾識別。第五套人民幣應用了先進的科學技術,在防偽性能和適應貨幣處理現代化方面有了較大提高。在印刷工藝和防偽技術上更趨完美,許多工藝是借鑒國外的先進技術和自主開發的,它的發行是為適應經濟發展和市場貨幣流通的要求。” 第五套人民幣的防偽技術由十幾種增加到二十多種,真正成為與世界先進防偽技術相媲美的鈔票。隨著央行及各商業銀行大力宣傳新版人民幣的使用和防偽新技術后,人們漸漸熟悉并開始大量使用新鈔票,并在2004年7月30號發行的1元券后看到了全體亮相的第五套人民幣。 然而,我們還沒有從新版鈔票的好奇和新鮮感中反應過來,央行又在2005年8月31號發行了外觀幾乎和第五套1999年款一模一樣的2005版人民幣的所有券別,為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