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美的守望者—— 中國戲曲文化系列大銅章作者常歡訪談 |
發布日期:13-10-19 09:22:4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胡玲燕 |
中國戲曲文化系列大銅章從京劇到越劇,再到豫劇、昆曲、黃梅戲,五件作品除京劇大銅章背面圖案由青年設計師廖博設計制作外,其余都會由常歡一人全部制作完成。該系列作品目前已完成京劇、越劇、豫劇、昆曲大銅章,藏界反響極好,京劇大銅章經過沉淀更是成為了中國大銅章的極稀品。而近日面世的昆曲大銅章,不負厚望地又一次帶給了集藏者們不少的情感震動。可以說,完成這個系列作品,是一項巨大而頗具難度的工程。其難度便是要在統一中表現出各自獨特的個性特征。 問:我們知道戲曲是一種角色扮演藝術,每一個角色都有自己規定的身段、唱詞、扮相等等。您覺得在該系列作品的創作中您扮演了什么樣的角色? 常:這幾年,我用了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在做這個系列作品,給自己感覺最深刻就是經常會覺得自己成了一個在不斷講故事的人。這些戲曲都是我們民族上千年文化積淀傳承下來的,里面不知道發生了多少的故事。我對戲曲本來沒有太多的關注,但是因為這個項目,我像個孩子一樣,充滿了好奇,充滿了渴望,我通過各種方式尋找著關于它們的文字的、音像的、繪畫的等等資料。這兩年,我對戲曲的執著令自己都感到驚訝。我突然覺得有一種民族性的東西,讓我對之陷入迷戀。我一扇一扇地打開那座大殿的門,每一次的美麗邂逅,都讓我不敢輕易下筆。 與其說我是在表現那些不同種別的戲曲文化,還不如說我是在一次一次把自己融進那些故事的那個人。每次完成一個章,當我凝視它的時候,我的心里都有一種莫名的激動,心里會大聲說:嗨!這就是我要的,我就是要這樣地講這個故事! 問:那您能否說一下,在講那個故事的時候,什么是最難的? 常:毫無疑問是定題。這個“題”即是章面內容。我們知道,一個曲種,它從發生、發展到成熟,都經歷了很漫長的時間,它是成系統的,其文化內涵豐富而又獨特。要在一個章上曲盡其內蘊,用什么來表現這個曲種,用什么來代表這個劇種,又要讓這些表現元素能把該劇種的文化特性、情感特征、表現方式都傳達出來,這個問題是非常糾結的。再加上這是一系列的作品,又要顧及到它們的某種氣味相投,因此,又要有全局考慮。 當以《桃花扇》、《梁祝》、《花木蘭》、《牡丹亭》這些經典劇目主角的舞臺形象來表現京劇、越劇、豫劇、昆曲的時候,我還是有一些擔心的,覺得會不會以偏概全了。經過再三衡量,我相信這些膾炙人口的劇目定會喚起人們一些共同的情緒和回憶。我相信,共同的、熟稔的記憶是具有強大的說服力的,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