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榮廣同志是在20歲的青年時期投身中國革命事業,在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他經受住了戰爭的考驗,充分發揮了他的技藝特長。他自幼因家境貧寒,很早就出門當學徒學手藝得以混個溫飽,他的學徒生涯是在農村的刻字鋪度過的,由于勤奮和刻苦,袁榮廣同志掌握了一手刻章的絕技。而袁榮廣同志的刻字技藝,正是當時解放區急需的,按現在時髦的話來講,是解放區的工作需要,引進了這個人才。從袁榮廣投身革命的單位可以知道,他的工作是和印刷密不可分的,也是和邊區貨幣密不可分的,因為是在邊區的財政處印制局。
正是因為家境貧寒,只上過幾年私塾,所以袁榮廣同志的文化水平不高,也不善于言辭,他最大的特點是埋頭苦干,堅決服從上級的命令,努力完成工作任務。邊區當時的工作條件極差,大多是采用石板印刷工藝來印制邊區貨幣,也沒有今天的電子刻板電腦分色,全是手工雕版為主,在這樣的環境中,養成了袁榮廣同志艱苦奮斗的生活習慣和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
1949年袁榮廣同志進入北京這個大城市到了中國人民印刷廠,仍然保持了他歷來的艱苦樸素的生活作風,與崗位上的工人們共同和諧工作。當時的北京人民印刷廠是在國民黨財政部印制局的基礎上,由中國人民解放軍進京后軍事接管過來的。大量的留用技術工人都是國民黨當局的職工,為了團結這批人,使他們的技術為我們人民政權所用,袁榮廣同志完全沒有共產黨進城后所產生的勝利者姿態,平易近人,凡事親躬,帶頭完成最艱難最艱苦的工作,在他的帶頭作用下,克服了國民黨敗退前對工廠的破壞和設備的不完善等困難,用土辦法充分發揮手工的技術,團結一批留用的技術工人,保質保量的順利完成任務。
一、為鞏固新生紅色政權的努力和貢獻
袁榮廣同志到中國人民印刷廠(后在1950年改為北京人民印刷廠)時承擔的工作很繁重。由于國民黨已經喪失了長江以北遼闊的華北地區,中國人民解放軍正在摧枯拉朽地渡過長江天險,順利的解放了華南地區和西南地區。解放軍的進軍速度大大地超過了人們的想象。隨著全中國(除了港澳臺)的解放,地方政權更替迅速,原來國民黨的政府徹底垮臺,新生的紅色政權雨后春筍般的建立。中國共產黨面臨的巨大困難是兩個:其一,干部隊伍的嚴重缺乏,其二,紅色貨幣及其新政權權印的制作迫在眉睫。為人民幣的印制發行當時的北京人民印刷廠日以繼夜的趕制人民幣產品來維持新解放地區的經濟。同時承接了成千上萬的
各地新政府的權印(公章)制作任務。開國初期,設備落后,工藝簡單,基本上依靠手工操作,北京人民印刷廠的制印工段有時候連休息的時間都沒有。袁榮廣回憶當時他們刻大印工段的工作,深有感觸。由于袁榮廣在工作中發揮的共產黨員的積極作用,以及高超的刻字藝術水平,他由當初進廠時的工人崗位,隨后被提拔為班組長和首任工段長。當時的工作量是現在難以想象的。例如,拿浙江省來說,全省有四十個縣以上,每個縣不像現在有5套班子,縣委、縣政府、縣政協、縣人大那樣齊全,至少也應該有縣委和縣政府兩套,那么,地區呢,省一級以及下屬的各局廳部等等,少說也有500枚權印要刻制。而當時,長江以北的新政權也尚未全部配齊這些權印,真可謂“老賬未還,新賬又欠”形勢的逼迫根本容不得有遐想的余地,有的只是工作上的壓力,最初在北京人民印刷廠的幾年真是令袁榮廣一生難忘的歲月之一。他不像前線將士沖鋒陷陣那樣榮耀,有赫赫之功,但是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無名英雄——開國英雄。時勢造就了袁榮廣開國功臣的歷史地位。

二、填補科技空白,確立人民幣的自主產權地位
眾所周知,第一套人民幣是在戰爭年代生產制造的,他的質量在現在看來比較低劣,工藝也簡單,很多產品甚至是石印的,雖然是簡陋的技術,存世至今倒也成了珍貴的歷史文物,第二套人民幣是由蘇聯幫助制造的,質量雖然不錯,但是技術掌握在老大哥手里,解放初期百廢俱興,成千上萬的項目要改進,需要的國庫資金是天文數字,而國家又只能把資金用在刀刃上。
為了擺脫老大哥對中國貨幣的生產控制和其他制約,為生產出自己的人民幣,當時最迫在眉睫的是鈔券用紙。因為紙的基礎是零,從國民黨時代就是零,中國生產不出鈔券用紙,沒有設備,也沒有人才。而鈔券印制則是從清代末期就有了。美國著名鈔券凹印雕刻師海趣先生還培養出了像吳錦堂先生那樣的中國本土鈔券雕刻大師。清末民國初的鈔票印制和鈔票原版雕刻制作就已經有了很好的基礎。
袁榮廣同志就是在這個歷史節點,勇敢的承擔起了中國第一代鈔票水印雕刻的時代責任。為了建立中國的鈔票紙事業,建國初期,1957年7月中國人民銀行派選夏祥源同志和袁榮廣同志去民主德國實習,后來又赴蘇聯學習水印雕刻制模技術,58年回國。袁榮廣同志到東歐社會主義國家蘇聯等國考察鈔票紙生產工藝和鈔券印制工藝。由于經費的原因,到了國外生活待遇并不高,袁榮廣克服了對西餐的不適應,年齡大,文化低等困難,圓滿完成了考察學習任務回國。
回國后,在工作助手鄭新臣同志(水印雕刻高級工藝美術師)的協助下,袁榮廣同志克服困難,憑記憶和自己的刻板技術,用土辦法復制出水印雕模的工作原理。因為當時蘇聯對此鈔票紙技術還保密,許多地方只能參觀不可照相,所以文化基礎低的袁榮廣同志夜以繼日的思考,研究,不懈的琢磨,連睡夢都想。真是不負有心人,袁榮廣的研發結出了成果,也帶出了他的第一個徒弟鄭新臣。為了更好的給袁榮廣同志一個好的研發環境,組織上在1959年決定調袁榮廣和他的徒弟鄭新臣到中國人民銀行總行印制管理局印制技術研究所工作。多年的努力終于有了成果,新中國具有自主產權的鈔票紙水印滿版圖案國旗五星和固定水印天安門放光芒終于問世了。第三套人民幣10元券(俗稱大團結)的天安門放光芒水印,給那些五十年代以前出生的老年人的印象太深了,它是當時中國最高面額的鈔票。第三套人民幣的誕生是中國成為世界上繼英美發達國家之后的唯一的有自主產權生產鈔票紙的發展中大國。這是中國貨幣歷史上的里程碑式的歷史節點。我們徹底擺脫了對外國的技術依賴,自立于世界貨幣生產之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