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載:《共和國早期銅質紀念幣賞析》(一) |
發布日期:13-11-30 08:41:5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王美忠(奉天收藏) |
近年來經過又一輪大的錢幣行情的洗禮,現代流通硬幣越來越得到廣大錢幣愛好者的青睞。作為現代硬幣愛好者,除了收藏第一套流通硬幣硬分幣,第二套流通硬幣長城麥穗幣、第三套流通硬幣老三花幣,流通紀念幣、金銀幣等貴金屬紀念幣之外,有一類早期硬幣越來越引起大家的關注,就是在共和國錢幣史上占有重要而特殊地位的一類硬幣——八十年代央行作為貴金屬紀念幣(配套)發行的早期銅質精制紀念幣,其性質與流通硬幣和流通紀念幣不同,其面額與金銀幣等貴金屬紀念幣一樣只具有象征意義,不計入央行發行貨幣的流通總量;其鑄造工藝是嚴格按照金銀幣的精制鑄造工藝精工鑄造,胚餅經逐枚人工拋光使得壓印的硬幣底面光潔如鏡,工作模經噴砂處理使得硬幣浮雕有噴砂效果,立體層次感強烈,這樣精工鑄造的精制銅幣非常精美,和金銀幣具有同樣的藝術效果。固然這些早期銅幣從法律地位上講本質屬性屬于貴金屬紀念幣范疇,但從錢幣史價值以及地位上分析其又是(精制)流通紀念幣的先祖,亦屬于普通材質的流通硬幣的特殊品種,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收藏地位。因此除了貴金屬紀念幣愛好者之外,早期銅幣亦深受流通紀念幣和流通硬幣愛好者的鐘愛。現把筆者所能收集到的一些早期精制銅幣以及相關配套金銀幣品種(個別品種為借圖),和大家一起分享鑒賞一下,并做簡要分析。
一、第十三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精制紀念銅幣(1980年) 冬奧銅幣于1980年年初與冬奧會金銀紀念幣配套發行,一套四枚(圖1);正面為國徽、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徽、會名、面額1元;背面鐫刻第十三屆冬季奧運會、會標、男子滑降、女子花樣滑冰、女子速度滑冰、男子現代冬季兩項運動員形象圖案;材質為銅鋅合金(銅70%、鋅30%),直徑33mm,重量12g(加厚版24g);鑄造量29000套(加厚版1000套),目前普版全品市場參考價約2500元。除此之外,尚發行了男子滑降金幣一枚(圖3)及其加厚版,和女子速度滑冰銀幣一枚(圖2)及其加厚版,面額分別為250元和30元;本套紀念幣的設計簡潔大方、具有很大靈動性和張力感,值得硬幣愛好者欣賞、玩味和珍藏。 二、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精制紀念銅幣(1980年) 中奧銅幣1980年6月與中奧金銀紀念幣配套發行,一套四枚(圖4);正面為國徽、1元面額、裝飾花紋;背面鐫刻年號、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會徽、會名、古代足球、馬術、摔跤、射箭圖案以及人名章形狀的篆體文字;材質為銅鋅合金(銅70%、鋅30%),直徑分別為32、32、28、23mm;此套銅幣鑄造量40000套(加厚版2500套),目前普版全品市場參考價約2500元 。除此之外,尚發行了古代射箭金幣一枚(圖6)及其加厚版,和古代足球、馬術、摔跤銀幣一套三枚(圖5)及其加厚版,面額分別為300元和30元、30元、20元;此套精制銅幣設計空間感強、相映成趣,題材鮮明,圖案高古典雅、優美非凡,是近年來發行的紀念幣無法比擬的; 尤其是其中的射箭銅幣以很小的硬幣面積卻完美地刻畫了時空感強烈的射箭場面,箭手凝神定氣彎弓搭箭,天空空曠高遠大雁南飛,生動再現了當年成吉思汗“彎弓射大雕”的動人心魄的場景,在此不由不感嘆雕刻大師的匠心獨具。值得鑒賞和玩味的有幾點,一是形狀相同但大小與重量不一的銅幣面額竟然都是1元,實為中奧的一大收藏亮點;二是筆者細細把玩觀賞之余,不僅又有些許疑惑,射大雕怎么成了射大雁,滿弓箭在弦可拉滿的弓里的箭哪里去了,這些難道都是設計與雕刻大師們故意預留后世的懸念之筆嗎?可見雖歷經三十余載,中奧銅幣的趣味性、欣賞性至今仍然有很多未解之謎。 三、第12界世界杯足球賽精制紀念銅幣(1982年) 12屆世界杯足球賽足球銅幣與其金銀紀念幣配套發行,一套一枚;正面鐫刻國徽、國號、年號以及裝飾花紋;背面為面額1元、男足運動員射門圖案、“世界杯”英文名;材質為銅鋅合金(銅70%、鋅30%),直徑為32mm,重量11.9g;此套銅幣鑄造量40160套,無加厚版。除此之外,尚發行了足球金幣一枚(圖18),和足球銀幣一套兩枚(圖9),面額分別為200元和25元,圖案分別為射門、鏟斷、傳球;銅足球由上海造幣廠和沈陽造幣廠聯合鑄造,由于兩廠在原模設計與雕刻上出現了一些差異,導致銅足球出現上海版和沈陽版兩種版別,兩種版別的銅足球在年號字體、花卉紋飾圖案等方面存有肉眼可見差異,愛好者收藏時要注意區分版別進行收藏。廣東泉友楊明學先生提出從造幣廠原封銅足球(圖8)的編號上分析推測上海版鑄造量較大而沈陽版鑄造量較少的觀點,目前由于大家對銅足球版別認識不足,兩種版別的全品參考價均在800元左右,尚無差異。銅足球把足球運動員在球門前凌空抽射的爆發瞬間之場景刻畫的淋漓盡致,其肌肉紋理雕刻細膩而富有張力,具有極大的靈動感和力量美,是不可多得的硬幣收藏佳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