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贈我金錯刀 |
發布日期:13-03-17 08:27:43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www.ccbczpx.com 作者:牧野 |
西漢末年,朝廷的賦稅勞役日益嚴重,土地兼并和奴婢、流民的數量惡性膨脹,各地起義不斷。掌權后的王莽為鞏固自己的統治,采取了一系列的改制,企圖通過改制來緩和社會矛盾。幣制改革為王莽“托古改制”的重要內容之一,共進行了四次,而在居攝二年(公元7年)的第一次改制中,除五銖錢之外,又增鑄大泉五十、契刀五百、金錯刀即一刀平五千。 僅僅用了兩年,在公元9年第二次幣改時,王莽就把帶“金”、“刀”的錢幣,如金錯刀、契刀和五銖錢全部廢除,因為他相信讖緯之學,迷信風水,一直擔心劉漢集團東山再起,他認為“劉”字(繁體)的偏旁部首有金、刀,有兇煞之氣。
王莽的幣制改革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他卻是歷史上的鑄錢高手。特別是金錯刀,鑄制精美、造型奇特,且存世稀少,故為歷代錢幣收藏者青睞和追逐,金錯刀也被泉家譽為古錢幣中的“錢絕”,清代學者、錢幣收藏家戴熙在《古泉叢話》中說:“(王莽)為古今第一鑄錢手,人皆有一絕,莽為錢絕”。金錯刀是財富的象征,又是非同尋常、藝術含量極高的藝術珍品。 金錯刀是歷代詩人吟詠最多的錢幣。東漢科學家、文學家張衡在《四愁詩》中吟道:“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側身東望涕沾翰。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唐代詩人馬戴有“君生游俠地,感激氣何高。飲盡玉壺酒,贈留金錯刀。”大詩人杜甫也有“熒熒金錯刀,擢擢朱絲繩”的詩句。韓愈、錢昭度等留下了“爾持金錯刀,不入鵝眼貫”、“荷揮萬朵玉如意,蟬弄一聲金錯刀”等詩詞。宋代詩人梅堯臣,有一次在劉敞家里飲酒,看見劉敞懷有二枚古錢,一個是齊刀,一個是王莽的金錯刀。他即席作了一首詩:“探懷見二寶,太公新室錢,……次觀金錯刀,一刀平五千,精銅不蠹蝕,肉好鉤婉全。”看來金錯刀早就為文人雅士所喜愛。 金錯刀又是世界上最早發行的鑲嵌幣。它由刀環、刀身組成,青銅澆鑄。刀環如方孔圓錢,穿孔上下鐫“一刀”二字陰文,“一刀”二字采用了特殊的鑲嵌黃金工藝——錯金工藝。一般通長7.3厘米,重20—40克,厚薄不一。刀身鑄有“平五千”三字,意思是一個這樣的金錯刀價值五千文銅錢。這比法國的鑲嵌式硬幣早1900余年。金錯刀理所當然地成為鑲嵌幣的鼻祖。 金錯刀還是古代流通貨幣中面值最高的錢幣。按說,傳為王莽鑄造的“國寶金匱值萬”面值最大,但該錢只出土兩枚,只是樣幣。所以,大泉當千、大布黃千、咸豐重寶當千,都比不上“一刀平五千”。當然,凡發行虛值大幣,都是對社會財富的公開掠奪,會導致社會經濟陷入混亂。這樣的錢幣,都是短命的,也因為它們的短命,反而成了后世收藏家眼中的珍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