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藏家何峻峰收藏數千枚古錢幣 |
發布日期:11-12-30 10:32:40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亞心網 作者:孫江紅 |
在新疆錢幣收藏界,何峻峰赫赫有名。經過多年苦心尋覓、銖積寸累,金幣、銀元、銅錢、紙鈔、元寶……他收藏了近萬枚新疆古錢幣。聞名遐邇的高昌吉利銅錢、罕見的天津元寶、惟一流通過的金幣新疆餉金二兩……這些上自漢唐,下至民國的數千枚高品質新疆古錢幣,讓何峻峰成為新疆藏界“有錢”人之一。 本周二,在何峻峰的工作室,記者拜訪了他。在何峻峰眼里,古錢幣都會“說話”,它們訴說著新疆的滄桑歷史。 今年38歲的何峻峰是個體老板,母親從事和文物相關的工作。受母親影響,何峻峰從小就喜歡收藏東西,小人書、郵票等他都收藏過。其最終走上專項收藏古錢道路,則主要是被古錢所蘊含的時代特征與古文化所吸引。 “這錢幣為什么外圓內方?”“通寶是什么意思?”1986年何峻峰上小學時,從鄰居處得到一枚古錢幣,看著那枚通體泛著暗淡的金屬光澤,和普通硬幣不同的錢幣,何峻峰充滿了好奇。詢問母親得知,這是清代乾隆時期流通的“乾隆通寶”銅錢,通寶是通行寶貨的意思…… 原來,錢幣里也有這么多學問,何峻峰自此迷上錢幣。那個年代,很多女孩子都用古錢幣做毽子,何峻峰就用自己的零用錢買冰棒和糖果換。后來工作后,他掙的大部分工資也被用來購買古錢幣。 何峻峰說,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收藏古錢幣的人比較少,烏魯木齊尚沒有專業的收藏品市場。主要通過互換及在鴿子市里的地攤上、廢品收購站等渠道去收藏。“當時收購古錢幣就是按銅價稱,平均一兩毛錢一枚。上世紀90年代,錢幣形成專業的交流收藏市場,一些錢幣有了相對固定的流通價格。到20世紀初,收藏錢幣的人多起來,價格也水漲船高。在拍賣行一枚錢幣值上百萬都不再是稀罕事”。 隨著經濟發展及藝術品市場的繁榮,古玩市場、金店、網絡、拍賣行甚至到中亞國家尋覓……何峻峰收藏錢幣的通道越來越多,錢幣檔次也越來越高。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他已投入數百萬元收藏了數千枚錢幣,這些錢幣低的數十元一枚,高的單枚價格為30萬。何峻峰收藏的這些錢幣,如今有業內人士估算其市值達千萬元。 一枚銅錢只要拿出來,何峻峰就能說出具體年代、工藝及其所含的藝術價值。在何峻峰眼中,小錢幣里有大乾坤。 何峻峰介紹說,在唐代,中央王朝的錢幣流通于天山南北。北宋時期,中原錢幣也普遍在南北疆各遺址中出土。魏晉南北朝時期,中原地區多次發生戰爭,鑄幣傳入我區不多,不能滿足市場流通需要,當時的龜茲國就仿照內地傳統圓形方孔錢的形制鑄造過五銖、龜茲五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