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杠桿化難扭轉 外匯黃金交易將可做多又可做空 |
在去杠桿化的全球金融大環(huán)境中,風險偏好者的投資熱情受到極大打壓。而目前,為了留住客戶,國內(nèi)銀行的紙黃金和外匯實盤交易均以新面貌示人,既可做多又可做空的雙向交易悄然興起。 ⊙本報記者 涂艷 外匯:1倍杠桿難有作為 在意識到外匯杠桿帶給投資者巨大風險之后,去年6月份,銀監(jiān)會全面叫停了銀行外匯保證金業(yè)務,并規(guī)定銀行業(yè)金融機構不得開辦或變相開辦此項業(yè)務。 自此,擁有最高達30倍杠桿,諸如交行滿金寶、中行保證金和民生銀行易富通等產(chǎn)品的幾家銀行紛紛對此類業(yè)務急剎車。 而為了暫時留住客戶,交通銀行在去年11月份也重新開辦了“1倍杠桿”的滿金寶交易,即除了不具備杠桿性質外,其他功能不變。而就在今年初,中信銀行也開始在上海、北京、南京和廣州等地開展了一項名為“匯金寶”的新業(yè)務,其中就包括不帶杠桿的外匯和黃金的雙向實盤交易。 外匯保證金的基本特征在于雙向操作和放大倍數(shù)的杠桿。而不論是交行的1倍保證金交易還是中信銀行的實盤雙向交易,都意味著客戶需要繳足交易資金,而不再有任何杠桿性質。 在叫停保證金交易之后,許多原先從事該項操作的客戶要么“挪窩”去外資開辦的外匯保證金交易機構,要么干脆收手不做。“可能是基于在銀行炒匯的投資者越來越少的原因吧。”一位在銀行和研究機構任職多年的外匯分析師替記者分析了銀行打出“雙向”牌的寓意。雖然個別銀行仍在借機介入這塊市場,但是目前對在銀行炒實盤抱有興趣的投資者確實很少。“對于既專業(yè)又要求精力的外匯投資來說,沒有超額收益作為誘餌是很難打動投資者的。”原先一直在中國銀行從事外匯保證金交易的客戶王先生坦言。 炒匯者寥寥的另一重要原因在于銀行“叫價”太高,銀行報出的點差往往令投資者不滿。記者了解,由于銀行在和客戶交易之后,需要找對手行平倉了結,而在此過程中面臨了匯率風險。“在匯率市場波動頻繁時,銀行接盤后很有可能面臨損失。”以上這位外匯分析師告訴記者。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在匯率波動大時銀行需要通過增加點差、提高客戶的成本來減小自己的損失。例如,交通銀行就在去年10月發(fā)布公告臨時調(diào)整“滿金寶”業(yè)務各個交易幣種間的買賣價差,其中美元兌歐元、英鎊、澳元、加拿大元、瑞士法郎直盤交易單邊點差調(diào)整為0.001,而美元兌日元直盤交易單邊點差調(diào)整為0.1。 但是,借近期美元疲弱、外匯市場頻繁波動之機,可以賣空畢竟對投資者來說是個不錯的機會。看跌不能買跌的尷尬消除后,只要不在意銀行點差成本,有興趣的投資者還是值得嘗試。 黃金:雙向交易賣點很足 近日,國際金價多次在盤中沖破1000美元大關,雖然有受到避險情緒高漲的推升,但是市場對黃金牛市的預期越發(fā)強烈。在巨大的財富效應下,決定沖入金市博弈的投資者熱情迅速膨脹。 在黃金投資的幾種渠道中,紙黃金可以說受眾面最廣。一方面,我國投資者不用擔憂由于銀行信用問題帶來的收不回投資本金的風險;另外,紙黃金投資門檻低、交易便捷且沒有像實物黃金那樣保存的成本。 原先,紙黃金的品種只有工商銀行·金行家、中國銀行·黃金寶和建設銀行·龍鼎金三種,而除了點差、交易平臺和交易時間外略有區(qū)別外,它們的共同特點都在于只能做多而不能做空。如今,中信銀行在新推出的“匯金寶”業(yè)務中提供了紙黃金的實盤雙向交易業(yè)務,雖然此舉低調(diào),但是對于紙黃金參與者來說等于大大提升了盈利空間。 舉例來說,如果當前黃金價格為200元/克,而你看跌至190元/克,則下一筆10克空單,如果方向看對,則最后盈利100元,反之在平倉時金價漲至210元/克,則投資者會損失100元。“顧客的最大損失為到期金價跌至0,但這一般不可能,由實際金價波動帶來的損失還是可以被大部分投資者接受的。”FX168研究部經(jīng)理李駿表示。“基于目前黃金投資的吸引力,實盤雙向交易的打開會大大增加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因為這意味著排除點差的成本,只要方向看對就能盈利。” 相比年前興業(yè)銀行正式面世的“黃金T+D”(現(xiàn)貨延遲交收業(yè)務),二者的區(qū)別就在于T+D具備最高5倍的杠桿,而專家認為,二者適合的投資群體并不同。黃金T+D具備杠桿效應、可以雙向操作,且可以提取現(xiàn)貨金,但是手續(xù)費較高,適合風險偏好較強且資金實力大的投資者;而紙黃金則多適合普通投資者,它的門檻低且獲利空間大,以“黃金寶”為例,其交易時間為24小時不間斷,單筆投資量只要10克,適合專業(yè)投資者進行中短線的操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