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度沖擊千元之后 國際金價將何去何從? |
國際黃金期貨價格在2月20日突破1000美元/盎司大關后,全球最大黃金基金SPDR增倉行為戛然而止,金價一度連續八個交易日下挫;盡管美元與黃金的半年趨勢線仍呈正相關關系,卻出現“分道揚鑣”的苗頭。 2008年以來最牛的品種——黃金,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有人放言3500美元/盎司,有人認為1000美元已是頂。那么,八連陰之下,國際金價何去何從? 中國證券報記者:盡管全球金融危機肆虐,近半年來黃金期貨一直表現為獨立走勢。而且,自2002年的本輪周期底部以來,黃金價格已連續七年上漲。可否深入分析其中原因? 蔡振瑋:黃金傳統上具有避險功能,但金融危機剛爆發時,金市和股市等一樣如履薄冰,因為黃金價格主要是由期貨市場來主導,期貨市場很大程度由投機因素推動。在全球性危機的爆發初期,金融機構陷入去杠桿化交易的趨勢中,現貨金價也因此被期貨價格拖累至700美元以下。 由于美聯儲史無前例地調降聯邦基金利率最低至零,各國政府巨額財政激勵計劃都為通脹再度攀升埋下隱憂,在去杠桿化交易告一段落后,隨著投資者對紙質貨幣的不信任,避險資金的買盤最終帶動金價在08年底突破長達9個月的下降通道,從技術上支持了金價再次挑戰1000美元的高點。 本輪金價上漲原因和此前是不同的,08年3月金價突破1000美元主要是短線投機資金的推動,而這次是避險資金的推動,屬于較長線的資金,因此上漲過程中金價遭遇獲利了結的壓力相對較輕。 衡昆:實際上,2003年以來支持金價走強的主要因素均已不存在。這包括:美元貶值(近期美元持續走強),通貨膨脹(通貨膨脹風險已經消除,全球經濟正面臨通貨緊縮的風險);原油價格上漲(原油價格已從高點回落70%以上)。 顯然,持續加劇的金融危機正使得黃金變成全球資金的避風港。這些因素包括:投資者對全球金融體系面臨崩潰的擔心仍未消除。目前,由次貸引發的金融和信用危機仍在蔓延,全球經濟面臨著衰退的風險。而且,由于擔心有更多銀行出現倒閉從而帶來擠兌潮,投資者傾向于持有黃金。 由于為解救金融機構投入了過多資金,部分國家的信用評級已被大幅下調,如西班牙和葡萄牙等,這些國家的債券已受到拋售。另外,投資者對美國經濟能否很快走出低谷也心存疑慮;大規模的經濟刺激計劃不僅將增加政府的債務,而且投資者還擔心,過度發行貨幣很可能在未來重新推動通貨膨脹水平的上升。 黃金具備避險和防止未來潛在通脹兩方面的功能,首先會得到資金的青睞。因為它“進可攻,退可守”。短期看來,這種風險還會持續。 基金成為第七大機構 中國證券報記者:我們注意到一個有趣的現象,黃金期貨每一次大幅上揚,都伴隨著全球最大黃金基金SPDR的增持;在金價突破1000美元后,SPDR的持倉始終保持1029.29噸,但金價卻調整了10%。黃金基金的背后,代表了哪一類投資者的交易行為? 蔡振瑋:截至2月底,SPDR已經持有了1029.29噸黃金,相比兩個月前的780噸,猛增了1/3的黃金持有量。需要指出的是,1029.29噸的持有量使之成為繼美國、德國、IMF、法國、意大利、瑞士后,全球第七大黃金持有機構。由于各國的黃金儲備量較少變動,因此黃金上市基金ETF理所當然成為黃金交易市場不可忽視的力量。 黃金ETF在證券交易所進行交易,因此,只要是能買賣股票的投資者都能買賣黃金ETF。投資者對貨幣體系的信心下降,引發了對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