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罕馬克思頭像壹元銀幣鑄造始末 |
發布日期:12-01-13 09:02:4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收藏快報 作者: |
在去年舉辦的一場珍稀錢幣展上,一枚印有馬克思頭像圖案的銀幣的亮相,吸引了錢幣收藏愛好者的極大關注。它就是湖北錢幣博物館“鎮館之寶”:被認為是國內唯一的一枚馬克思頭像銀元。 馬克思頭像銀元正面(圖1)主圖案為馬克思正面頭像,長胡須,穿西裝,系領帶,頭像上部有“中國蘇維埃共和國造”字樣。銀元背面(圖2)主圖案由鐮刀、斧頭和壹元字樣組成,頂部刻有五角星,邊緣環繞著裝飾花紋。銀元直徑3.9厘米,厚0.25厘米,重約28克,含銀量為80%左右。 1931年6月中旬,中國紅軍第二軍在賀龍同志率領下,經過長期艱苦轉戰,攻克房縣城,創建了以湖北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據地。為了活躍蘇區城鄉經濟,利于交易,統一貨幣,爭取收益,7月中旬,中共鄂西北臨時分特委決定開設鄂北農民銀行,并發行自己的貨幣。除印制紙幣外,制造和發行了馬克思頭像銀元,制造地點在房縣城西街代香泉家中。 為了籌集制造銀元的銀料,蘇維埃政府采取了一些強有力的措施。通過打土豪派捐;沒收地主、豪紳的財產;戰場繳獲歸公等辦法,收繳了一大批金銀,將雜銀統一交鄂北農民銀行制造銀元。制造銀元是當時根據地的一件大事,蘇維埃政府責成王守訓具體負責。王守訓把城內三關的銀匠都找來,集中智慧、商議辦法。這些銀匠手藝雖比較高,但只有用銀錠、銀元打制首飾的經驗,而沒有用銀錠首飾改制銀元的整套技術。不久王守訓從縣城西關請來了一位略懂模具雕刻技術名叫周遠忠的人。在擬定銀元圖案時,王守訓與蘇維埃政府其他同志研究,認為共產黨是搞馬列主義的,是為工農大眾謀利益的,銀元的圖案必須有鮮明的代表性。這樣就確定了銀元的正面圖案為馬克思頭像,背面以鐮刀斧頭為主景。周遠忠按照這樣的設計方案制作了鋼模。 據當時參加制造銀元的銀匠散家春介紹,這種銀元的制造工藝大體是先把雜銀化成銀水,鑄成圓形銀塊,再將銀塊放在鋼模上鍛造出正面圖案,然后用同樣的方法鍛造出背面圖案,最后再對細小部位略作修整即成。制作銀元時四周戒備森嚴,屋里屋外均有紅軍戰士警衛,不允許閑雜人員入內,12名銀匠連吃飯都在屋內,不得隨意離開。1932年6月,紅軍撤離房縣,鄂北農民銀行隨之轉移,這種銀元也停止制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