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最后的年號錢天興寶會錢淺析 |
發布日期:13-02-27 09:03:07 泉友社區 新聞來源:收藏界 作者:黃正明 |
戰有功將士的獎品, 以鼓歷士氣!疤炫d寶會”錢幣是否在其他地方也有鑄造呢?我認為不大可能,因自哀宗逃離汴京后,一直被蒙軍追殺中,最后逃到蔡州,在蔡州時,據史料記載,當時行用紙幣,印行紙幣“天興寶會”,《金史·食貨三》記載“天興二年(1233年) 十月印‘天興寶會’于蔡州,自一錢至四錢四等,同見銀流轉,不數月國亡”,《汝南遺事》卷三記載:“天興二年十月,金在行將滅亡時,于蔡州印行‘天興寶會’,以銀為單位,面值為壹錢、貳錢、叁錢、伍錢四等,同現銀流轉,但不數月金亡,其紙幣亦廢矣! 二書并未提及鑄造銅幣。 ( 二書所記“天興寶會”紙幣面值的第四等,一為“肆錢”,一為“伍錢”,據《校勘記》,當以伍錢為準。)
是品制作尚規范,外圓內方,厚實的黑褐色包漿已根生入骨,屬老生坑品。錢文行楷書,上下右左對讀,“天興寶會” 四字,除“天” 字外,其他三字,均有“減筆” 情況,但書寫流暢,端正大方,遒勁,氣勢生動,古意盎然,具有金國錢文的風韻。 錢徑23毫米,穿孔5毫米,厚1.5毫米,重2.96克。 由于金國末朝一直在蒙古軍的圍困和追殺中,汴京被圍困近一年的時間,城內的物質消耗嚴重,在這種形勢下鑄造錢幣,數量一定不會多,經歷了七百多年的滄桑,能存世的“天興寶會” 錢幣,已稀如鳳毛麟角,所以諸多泉譜都失載,僅在丁福寶編著的《歷代古錢圖說》一書中,138頁上找到拓圖,且標此幣為 “無定價”。是品不但珍罕,而且有重要的歷史文物價值:它記敘了金國抗蒙的那段驚天動地的歷史,更顯得彌足珍貴。 以上是個人的一孔之見,有不妥之處,請專家和泉友們斧正! |